药材名称:雀瓮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躁舍(《本经》),蟖蛅房(《别录》),雀儿饭瓮(《蜀本草》),毛虫窠(《日华子本草》),棘刚子、天浆子(《本草图经》)。
基源:为刺蛾科黄刺蛾属动物黄刺蛾的虫茧。
原动物: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
历史:本品首载于《本经》:“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陈藏器曰:“蚝虫好在果树上,大小如蚕,身面背上有五色斑,刺螫人有毒。欲老者口吐白汁,凝聚渐坚硬,正如雀卵,故名之。”按陈氏之说,与当今所用之雀瓮相符。
形态:雌虫较雄虫为大。头和胸部黄颜色,足暗红褐色。前翅内半部黄颜色,外半部褐色,两条暗褐色横线从翅尖向后斜伸,内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后呈松散圆斑,为内半部黄颜色的分界线,外面一条伸达近后角处;后翅赭黄颜色。(图见《我国动物药》.125页) 幼虫老熟时呈长方形,头小,黄褐色。从第二节开始,每节有4个枝刺,每1枝刺上有许多黑色的刺毛。腹足退化变为吸盘。体黄绿色,背中央有一条紫褐色中段狭的纵纹,纵纹外侧衬有蓝色边。末节背面有4个褐色小斑,气门上线淡青,下线淡黄。茧椭圆形,长11.5~14.5mm,灰白色,上有数条宽褐纵纹,质地坚硬,形似雀蛋。(图见《中药动物药》.126页.图137)
生境与分布:幼虫多栖苹果、梨、桃、杏、李、枣、桑山楂等多种树叶,结茧于树杈或枝干上越冬。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采集:四季均可采收,从杏、桃、梨、榆等树枝上取下,鲜用或干燥备用。
鉴别:为近椭圆形壳,最粗直径0.6~1cm,长约1.5cm。其一端侧面呈截断形,色灰白并有褐色纵形条纹。在其侧面并有一棕色纵形条沟,为原附着树枝上的残痕。体轻,石灰质坚硬,捏则易碎,味淡。
药理①耐缺氧作用 雀瓮水提物1,1.5,2g/kg(相当于生药量)ip,对小鼠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 ②对心血管的作用 水提液0.25,0.5g/kg股静脉给药,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率减慢。
毒性:水提物iv,对小鼠的LD50为14.68±1.16g/kg。
参考文献中草药 1991;22(3):112。
药性性味:①《本经》:“味甘,平。” ②《日华子本草》:“有毒。”
功效:清热定惊。
主治:小儿惊风,脐风,痫疾。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 ②《本草拾遗》:“主小儿撮口病,先小儿口傍,令见血,以瓮碎取汁涂之,亦生捣鼠妇并雀瓮汁涂。”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乳蛾,喉痹,雀瓮去壳,慢慢嚼咽。”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本草图经》:“治小儿慢惊:天浆子(有虫者)、白僵蚕、士蝎(三物微炒)各3枚。捣筛为末。煎麻黄汤调服0.5g,日3。随小儿大小加减之。” ②《圣惠方》:“治小儿急惊风搐搦:天浆子(生用)3枚,干蝎(生用)7枚,朱砂3g。以上捣罗为散,以软饭和丸,如粟米大。以荆芥汤下丸。随小儿大小酌加减服之。” ③《圣惠方》:“治小儿脐风:天浆子(有虫者)1枚,真僵蚕(炒)1枚,腻粉少许。研匀,以薄荷自然汁调灌之,取下毒物。” ④《圣惠方》:“治小儿撮口及发噤:棘枝上雀儿饭瓮子,未开口者,取瓮子内物,和奶汁灌之;或赤足蜈蚣1枚,雀儿饭瓮子(不开口者)5个。和烧为灰,研细末,每服以粥饮调下1.2g。”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小儿痫疾:棘枝上雀瓮,研,其间虫出,取汁灌之。”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乳蛾,喉痹:雀瓮去壳,慢慢嚼咽。”
参考文章李时珍认为雀瓮有何功用?中医中药雀瓮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喆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雀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喆;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