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穇子


药材名称:穇子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龙爪栗、鸭爪稗(《纲目》),龙爪稗(《授时通考》),鸡爪栗、云南稗(《医林纂要》)。

基源:为禾本科穇属植物穇子的颖果。

原植物:穇子Eleusine coracana(L.)Gaertn.

历史:《救荒本草》载:“穇子,生水田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但差短,稍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茶褐色,味甘,采子捣米煮粥或磨作面食亦可。”在《纲目》中云:“穇子,山东、河南亦五月种之,苗和茭黍,八、九月抽茎,有三棱,如水中蔗,草之茎,开细花,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杈,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如黍粒而细,赤色,其稃甚薄,其味涩。”两书所载,均系本种。

形态:一年生。秆直立,光滑,常分枝,高60~120cm,叶鞘光滑;叶舌短;叶片上面粗糙或具柔毛,下面光滑,长30~40cm,宽5~10mm,穗状花序2~9枚位于秆顶,成熟时弯曲如鸡爪;小穗长7~9mm,有5~6小花;颖有脊,脊具翼,沿翼粗糙;外稃有脊,沿脊具狭翼;内稃短于外稃。颖果球形。花果期夏秋季。(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193页.图322)

生境与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安徽、河南、陕西、 等省区有栽培。广布于非洲和南亚。

药理

以穇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大鼠生长;并使肝脂质含量增高;对肝蛋白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CA 1959;53:10410i。

药性

性味:甘,温。 ①《救荒本草》:“甘。” ②《纲目》:“甘、涩。” ③《医林纂要》:“甘、苦,温。”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补中益气,益肠胃,去热。

主治:《新华本草纲要》:“民间常食其谷补气,并用于痧疹发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穇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22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