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老鹳草


药材名称:老鹳草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牵巴巴(《植物名实图考》),五叶草、老官草(《滇南本草》),五瓣花、老贯草(《滇南本草图谱》),贯筋(《新疆药材》),五齿耙、老鸹咀(《河北药材》)。

基源: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属多种老鹳草的全草。牻牛儿苗属全世界90种,我国约3种。老鹳草属全世界400种,我国约65种。

原植物:正品老鹳草一般指2种: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又名斗牛儿苗(《救荒本草》)。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比较广泛应用的有2种:尼泊尔老鹳草Geranium nepalense Sweet。鼠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 L.,又名西伯利亚老鹳草、鼠掌草(《中药大辞典》)。

历史:牻牛儿苗始见于《救荒本草》,谓:“又名斗牛儿苗,生田野就地拖秧而生,茎蔓细弱,其茎红紫色,叶似芫荽叶。瘦细而稀疏,开五瓣小紫花,结青蓇葖儿上有一咀,甚尖锐如细锥子状,其角极似鸟咀,因此名焉。”《纲目拾遗》载有老鹳草,据引《龙柏药性考补遗》谓出山东。《滇南本草》称为五叶草或老官草,谓“祛诸风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治筋骨疼痛,风疾痿软,手足麻木。”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证其所云为尼泊尔老鹳草。综上所述老鹳草产地不一,今药材上所用种类复杂是由来已久。

形态:牻牛儿苗为一年生草本,高15~45cm。直根细长圆柱状并有少数须根。茎多分枝,平铺地面或稍斜升,有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6cm;叶片轮廓为长卵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长约6cm,二回羽状深裂至全裂,羽片5~9对,基部下延,裂片狭线形,全缘或有1~3粗齿,两面有细柔毛。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长5~15cm,有花2~5,花柄纤细,长2~3cm;萼片5,椭圆形,先端有长芒,外面有长毛;花瓣5,倒卵形,紫蓝色,长不超过萼片,花瓣和5腺体互生,雄蕊10,其中5个有花药,与5个无花药的互生;子房纤细成纺锤形,5室,每室有胚珠2;花柱5。蒴果长约4cm,顶端有长喙,成熟时5个果瓣与中轴分离,喙部呈螺旋状卷曲,果瓣内面有毛。花期4~6月,果期6~8月。(图见《我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图369)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丛中、平原荒野、路边、沟边或疏林下。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长江流域都有分布。朝鲜、原苏联、印度也有分布。

老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茎短而直立,被长毛。茎直立,下部稍匍匐,有倒生微柔毛。叶对生,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的叶柄长于叶片;叶片为肾状三角形,基部心形,长3~5cm,宽4~6cm,3深裂,中央裂片稍大,倒卵形,先端急尖,上部有缺刻状粗锯齿,两面有伏毛,顶部叶为宽三角形,3深裂。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3cm,每花序具2花,花柄几与花序梗近等长,果期倾斜向下,略有微毛;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5mm,顶端有芒,外面密生柔毛;花瓣淡红色,与萼片近等长。蒴果长约2cm。花期7~8月,果期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29页.图2787)生于海拔100~500m的草坡或林下。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及湖北。

尼泊尔老鹳草与老鹳草不同之处为叶片呈肾状五角形,3~5深裂,裂片为宽卵形,花序梗较长,长2~8cm,有倒生柔毛;萼片为披针形,疏生白色长毛,边缘膜质;花瓣为紫红色,略长于萼片,蒴果长约1.7cm,有微柔毛。(图见《我国药用植物志》.第8册.图370)生于湿润山坡;路旁、田野杂草丛中。分布于我国西北、华东、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及日本也有分布。

鼠掌老鹤草与上述二种老鹳草不同之处为叶呈宽肾状五角形,基部宽心形,掌状深裂,裂片倒卵状披针形,再呈羽状浅裂或缺刻状深裂。花为单个腋生,花序梗较长,近中部有2枚披针形苞片。(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30页.图2790)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湖北、四川、 。蒙古、原苏联及欧洲其它各国也有分布。

此外,还有多种老鹳草在我国各地也作为老鹳草入药: ①沙头老鹳草Geranium yezoense Franch.et Sav.,又名金山老鹳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其主要特征为根状茎肥大呈块状,断面红黄颜色,有朱砂点。植株的嫩梢及上部密被白毛。叶片5~7掌状深裂,裂片戟形,边缘有1~3齿。花粉红色。产四川。 ②粗根老鹳草Geranium dahuricum DC.其特点为根肥大呈纺锤形。叶片羽状深裂,小裂片窄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以至线形,上面及边缘密生稍贴伏的白毛,下面有疏柔毛。(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25页.图2780)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朝鲜、原苏联、日本也有分布。 ③野老鹳草Geranium linianum L.其主要特征为植株全体被柔毛。叶片掌状5深裂,裂片又作3~5羽裂。花成对顶生或腋生,淡红色,(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19页.图2768)生于荒地、路边或杂草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云南(丽江),四川(盐源)。美洲也有分布。 ④毛蕊老鹳草Geranium eriostemon Fisch.其主要特征为叶呈掌状5中裂,裂片卵形,宽15cm以上,具大形牙齿,两面疏生伏毛,下面及叶柄上毛较密。花蓝紫色,径达3cm;花梗、萼片及果实混生长腺毛及短伏毛;花丝基部膨大,两面生有长刚毛。(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20页.图2770)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湖北、四川。原苏联也有分布。 ⑤纤细老鹳草Geranium robertianum L.,又名猫脚印(《云南中草药》)。其主要特征在于茎直立,粗短,被白色粗毛,基生叶暗红紫色,叶片掌状3裂,裂片再2次深裂,最终小裂片窄卵形,两面疏生粗毛,花瓣有爪,较萼长1倍。(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20页.图2769)分布于西南及湖北。 ⑥草原老鹳草Geranium pratense L.其主要特征为根茎短而直立,生有一簇肥厚肉质粗根,枝上有开展的密腺毛。叶肾状圆形,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倒卵状楔形,再深羽裂,花柄及萼片均被白色开展的腺毛,花瓣蓝色,比萼片长1.5倍。(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22页.图27773)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欧洲,朝鲜、日本、蒙古也有分布。 ⑦甘青老鹳草Geranium pylzowianum Maxim.其主要特征为具串珠状相连的梨形或长圆形的地下块茎。茎纤细,斜升。叶片5深裂达基部,小裂片线形,短小,全缘。花序腋生,具细长花序梗,其长度常超过叶长,每花序2~4花,花为紫红色。(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26页.图2781)生于2000~3600m的山地草原。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

生药

栽培:宜冷凉、湿润的气候。一般排水良好的土地均可种植。用分株繁殖,于冬初或早春,结合收获将老根分切成带有芽块作种栽,按行株距种26cm开穴种植,穴深6~8cm,每穴以品字形种3株,栽后覆土压紧,浇水。亦可用种子育苗繁殖。生长期间应注意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粪水、堆肥或厩肥2次,冬季须结合施肥进行培土。

采集:夏、秋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连根拔起,除去泥土杂质,晒干。牻牛儿苗(长嘴老鹳草)主产天津、河北保定、安国,山东青岛市郊、济宁、潍坊,以山东、河北产量较大。老鹳草(短嘴老鹳草)主产云南昆明、晋宁,四川灌县、茂汶、康定、绵竹、什邡,湖北汉阳。

鉴别

性状:牻牛儿苗(长嘴老鹳草)全株被白色柔毛,茎长30~50cm或更长,有的截成6~8cm小段。茎类圆形,直径1~7mm,多分枝,节膨大,节间长5~12cm,表面灰绿色,基部或带紫红色,有纵纹及稀疏茸毛;质较坚脆,折断时粗纤维性,断面黄白色,有的中空。叶对生,具细长叶柄;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线形,全缘或1~3粗齿。果实长椭圆形,长0.5~1cm,顶端钝圆,基部稍钝尖,深黄棕色,花柱宿存,长2.5~4cm,形似鹳喙,习称“长嘴”,成熟后5裂,各与1枚种子相连,并向外反卷或卷曲成螺旋形。无臭,味淡。老鹤草(短嘴老鹳草)茎较细,直径1~3mm,具纵沟,表面微紫红或灰褐色。叶片圆形,3~5深裂,裂片较宽,边缘具缺刻。果实球形,长3~5mm,宿存花柱长1~2cm,成熟时5裂,向上卷呈伞形。气微弱,味淡。均以色灰绿,花果多者为佳。

显微 ①牻牛儿苗,粉末:灰棕色,气微,味淡、微涩。1)非腺毛,单细胞,长约至152μm,直径7~20μm,壁厚1.5~3μm,细小疣状突起明显,少数胞腔内含细小结晶。果皮毛细长,约至864μm,直径12~33μm,壁厚2.5~8μm。花柱毛淡棕色或棕色,直径23~48μm,壁厚10~17μm。2)腺毛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2~35μm;柄1~4细胞。3)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茎、叶薄壁细胞中或散在,直径7~54μm,也有结晶呈圆盘状或圆盘中央有小形簇状结晶,有的圆盘状簇晶与方晶合生。另有含晶细胞(萼片)壁稍厚,簇晶直径6~13μm,少数细胞含两个簇晶。4)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茎、叶薄壁细胞以及果皮,种皮结晶层细胞中,直径2~25μm,长至45μm。5)叶片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8~28μm,副卫细胞4~5个。断面观可见栅栏组织下的含晶细胞层。6)果皮表皮细胞突起呈绒毛状,直径17~34μm,壁稍厚,有的表面可见螺状纹理。7)果皮含晶细胞与纤维层上下连结,表面观呈圆多角形,直径8~25μm,壁稍厚,胞腔内含1~2个方晶。8)果皮纤维上下层交错排列,呈长梭形、直径8~25μm,壁厚3~7μm,孔沟稀少。9)种皮含晶厚壁细胞成片,黄棕色,断面观略延长,外壁及侧壁特厚,近中部有光辉带,基部细小胞腔内含微小方晶。 10)种皮栅状细胞外壁及侧壁增厚,层纹隐约可见,内壁菲薄。(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48) ②老鹤草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有时呈连珠状增厚。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少数为2~3细胞,长65~450μm,直径13~25μm,壁具疣状突起。腺毛多见,头部单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9~20μm;柄部1~3细胞。气孔为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个。草酸钙簇晶圆簇状,直径7~30μm。(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329)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乙醇40ml,在水浴上煮沸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再加乙醇0.5ml,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水(7 3)为展开剂,展距10cm,喷以5%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12)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残根及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老鹳草的全草含鞣质,对4个品种的5个不同产地样品作了含量比较,在4%~9%之间[1];牻牛儿苗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牻牛儿醇(Geraniol)。又含槲皮素及其他色素[2]。尼泊尔老鹤草全草含鞣质,没食子酸、琥珀酸、槲皮素及其甙类。叶中还有山柰甙[2]。

鼠掌老鹳草地上部分含鲨肌醇(Scylloinositol)、山柰酚、槲皮素、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山柰酚-7-α-L-鼠李糖甙、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鞣花酸、山柰酚-3,7-α-L-二鼠李糖甙,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柯里拉京(Corilagin)[3]。

植 童氏老鹳草 Geranium thunbergii Sieb.et Zucc.含鹳草素G[4]。Geranium crorrhizum;植 大根老鹳草Regel et Maack叶中含缩合鞣质[2]、

参考文献

[1] 药学通报 1985;20(4):243。[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46。[3] 药学学报 1987;22(1):28。[4]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0;5(2):57。

药理

①抗菌 抗病毒 牻牛儿苗全草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1型仙台株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叶、细茎、粗茎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根的作用较弱;全草煎剂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1]。煎剂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卡他奈氏球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具有高度的抗菌作用;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次高度的抗菌作用,对绿脓肝菌、溶血性链球菌和伤寒杆菌具有中等度的抗菌作用[2]。 ②抗氧化 同属植物(G.thumbergii)中含鹳草素能抗脂质过氧化损伤、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对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均具抑制作用,并认为鹳草素是通过捕促反应形成的自由基,而自身形成了稳定的游离基而产生了抗氧化作用[3]。 ③其它作用 老鹳草的主要鞣质对诱变剂有抑制作用,其中老鹳草鞣质的水解产物逆没食子鞣质对最终致癌物的诱变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用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作指标,以间接反应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发现老鹳草能使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降低,推测其抗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可能与其加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5]。此外,老鹳草还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6]。

毒性: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其毒性很低[6]。

参考文献

[1] 陕西新医药 1972;(1):36。[2] 陕西新医药 1978;(3):62。[3] 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 1990;5(2):57。[4]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4;(5):48。[5] 新医药学杂志 1974;(7):43。[6] 陕西新医药 1978;(6):44。

药性

性味:苦、辛,平。 ①《救荒本草》:“微苦” ②《滇南本草》:“微温,苦、辛。”

归经:入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

主治:风湿痹痛,筋骨酸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损伤,肠炎,泄泻,痢疾。 ①《滇南本草》:“祛诸风皮肤发痒。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利小便,泻膀胱积热,攻散诸疮肿毒,退痨热发烧,治风火虫牙,痘疹疥癞等症。” ②《纲目拾遗》:“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 ③《现代实用中药》:“止久痢,厚肠胃,调中健脾。”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止刀伤出血,又可止咳,益肺气。” ⑤《药材学》;“清热解毒。治热病消渴,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浸酒或熬膏。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威灵仙、寻骨风,治风湿性关节炎。 ②配儿茶、轻粉等,治搭背疮。 ③配桑枝、地龙等,治中风后遗症。 ④配香附、柴胡,治慢性乳腺增生病。 ⑤配桂枝、红花,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方选和验方: ①老鹳草片(《湖北中草药志》)治肠炎:老鹤草、海蚌含珠、仙鹤草根各等份,共制成浸膏片,每片0.4g。口服3次,每次4片。 ②老鹳草膏(河南中医1984;(5))治搭背疮:鲜老鹳草两棵(约60g),儿茶10g,血竭花10g,轻粉5g,红粉4g,冰片6g,大珍珠(煅)两粒,真铜绿5g,朱砂5g,猪板油12g。制成膏药。每块膏药贴7天再换。痊愈后忌 性食物。 ③《滇南本草》:“治妇人经行受塞,月经不调,经行发热,腹胀腰痛,不能受胎:五叶草15g,川芎6g,大蓟6g,白芷6g。水酒各150ml,合煎,临卧服,服后避风。” ④《湖北中草药志》:“治风湿性关节炎:老鹳草6g,千年健、威灵仙、生姜各15g。水煎服。” ⑤《湖北中草药志》:“治坐骨神经痛:老鹳草、白芍、薏苡仁各30g,威灵仙15g,乳香、没药各12g,甘草9g,水煎服。” ⑥散风通络方(《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脑血栓形成:豨莶草15g,老鹤草12g,桑枝20g,牛膝12g,秦艽12g,木瓜10g,地龙10g,海风藤10g,丹参12g,赤芍10g,地鳖虫10g,全蝎6g,僵蚕10g。水煎服。连服两个月以上者改为隔日1剂。 ⑦风湿骨痛药(《全国医药产品大全》)治风湿骨痛,腰膝酸痛,四肢麻木,关节炎:老鹳草600g,丁公藤300g,桑枝150g,豨莶草150g。白酒3kg。1日3次,每次20ml。 ⑧《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老鹳草250g,桂枝、红花、赤芍各15g,浸入酒内3天,每日服2次,每次30ml。” ⑨老鹳草膏(《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筋骨疼痛:鲜老鹤草洗净,置50kg于铜锅内,加水煎煮两次,边滤。再将滤液浓缩至约15kg,加饮用酒250g,煮10分钟。之后加入熟蜂蜜3kg,混合拌匀,煮20分钟,等冷装罐。 ⑩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腰扭伤:老鹳草根30g,苏木15g,煎汤,血余炭9g,冲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单方应用:①《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疮疖,肠炎,痢疾:老鹳草150g,水煎服。” ②赤脚医生杂志1980;(4):“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老鹳草30g,(鲜者加倍),冰糖15g。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汤150ml混合后,早、晚饭后服。” ③四川中医1987;(6):“治小儿鹅口疮:老鹳草末1份,加适量米泔水(未满1周岁者用)或菜油(1岁以上儿童用)拌成糊状搽患处。1日3~5次。”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口腔炎:生的老鹳草叶3g,捣烂,加盐少许,调匀。取一半敷眉心,一半塞鼻孔。” ⑤《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风湿性关节炎:老鹳草、苍术各12g。水煎服。” ⑥《临床实用中药学》:“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跌打损伤:老鹳草250g,水煎去渣浓缩,加蜂蜜收膏,每服20g,1日3次,饭前温开水冲服。” ⑦《湖北中草药志》:“治血尿:鲜老鹳草60g,水煎服。” ⑧《贵州民间药集》:“治婴儿尿布疹:老鹳草5棵,将药炕干研末,调菜油外搽患处。”

食疗:《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关节炎:老鹳草120g,放入白酒1000g中浸泡5~7天,过滤,每次服1小盅(约15g),每日2次;或老鹳草、透骨草各10kg,独活、威灵仙各2.5kg,防风4kg,穿山龙5kg,制草乌90g(先煎)。水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20kg,加酒20kg。每次20ml,每日3次。”

参考文章老鹳草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猪病防治常用的土法针剂配方:老鹳草注射针剂猪老鹳草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没食子酸的含量比较研究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老鹳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17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