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爵床


药材名称:爵床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爵卿(《吴普本草》),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草》),赤眼(《本草品汇精要》),小青草(《百花镜》),蜻蜓草、苍蝇草(《纲目拾遗》),鼠尾红(《台湾植物名录》),观音草、疳积草、肝火草、倒花草(《江西民间草药》),山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四季青、蚱蜢腿(《浙江民间草药》),野万年青、毛泽兰(《四川中药志》),屈胶仔、麦穗红(《闽东本草》),六角英、大鸭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麦穗癀、鼠尾癀(《福建中草药》),阴牛郎(《江苏药材志》),奶杨草、奶疲草、小青叶、心火草、辣椒草(浙江),鸡骨草、节节寒、小黑节草、黑节草、小寒药(云南),哈尼哈那(云南哈尼族语)。

基源: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的全草。爵床属植物全世界约20种;我国约有2~3种,其中爵床1种供药用。

原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Nees(Justicia procumbens L.)

历史:爵床在《本经》中列为中品,后继者诸家本草都有记载,《别录》已简要地记载它的产地和生境:“爵床生汉中川谷及田野。”《唐本草》已叙述形态,谓:“此草似香菜(薷)叶长而大,或如荏且细。”李时珍进而描述曰:“方茎对节,叶与大香薷一样……,”但“搓之不香。”以上所述,颇难肯定为本种,但《植物名实图考》所给予的图则确是本种。1977年载《我国药典》。

形态:细弱草本;茎基部匍匐,通常有短硬毛,高20~50cm。叶椭圆形至椭圆状矩圆形,长1.5~3.5cm,顶端尖或钝,常生短硬毛。穗状单花序顶生或生上部叶腋,长1~3cm,宽6~12mm;苞片1,小苞片2,披针形,长4~5mm,有睫毛;花萼裂片4,条形,约与苞片等长,有膜质边缘和睫毛;花冠粉红色,长约7mm,2唇形,下唇3浅裂;雄蕊2,2药室不等高,较低1室有距。蒴果长约5mm,上部具4颗种子,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纹饰。花期8~11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76页.图5765)

生境与分布:生旷野或林下。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东至江苏、台湾,南至广东,西南至云南。亚洲南部至澳大利亚广布。

生药

栽培: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腐殖土为佳。用种子繁殖,于4月播种,直播。按株行距各26cm开浅穴,将种子和细土拌混后匀散穴里,每亩用种量0.5kg。播后覆土1~2cm,1个月即可出苗。齐苗后,用稀人畜粪水追肥1次,苗高7~10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4~5株,并行第2次追肥,开花初期再进行1次追肥。肥料用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可人工捕杀,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制成毒饵后诱杀。

采集:秋、冬季开花时采收,拔起全株,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江苏。

鉴别

性状:全草长10~60cm。根细而弯曲。茎多具纵棱6条,表面棕黄颜色或浅棕黄颜色,有毛,节膨大成膝状;质脆。叶互生,具柄;叶片多皱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及叶缘有粗毛。常有花穗,可见密集的苞片,苞片被长硬毛。气微,味淡。

以茎叶色绿色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呈多角形,直径26~44μm,垂周壁稍弯曲;含钟乳体细胞甚多,棒状,两端钝圆,平直或弯曲,长210~400μm,直径26~48μm;气孔较少,直轴式;腺鳞扁球形,头部4细胞,直径26~34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3~4细胞,先端颇尖,中央常有1细胞缢缩,长350~700μm,基部宽约80μm,表面有角质条状纹理,微有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细胞较小;密布气孔,腺鳞颇多;非腺毛多着生叶脉及叶缘处。

叶横切面观:上下表皮有含钟乳体细胞,以上表皮较多,细胞长短不一,稍向表面隆起;叶肉组织异面型,栅栏细胞1列。(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68页.图737)

化学性质

含木脂素类成分爵床定C和D(Justicidin C、D)[1,4];全草预试有生物碱反应[4]。

附 白花爵床J.proeambens L.var.leucantha Honda全草含多种木脂素,已分得爵床定A和B(Justicidin A、B)、山荷叶素(Diphyllin)、新爵床素A和B(Neojusticin A,B)、台湾杉素E甲醚(Taiwanin E methylether)[2]、爵床素(Justicin)异爵床素(Isojusticin)[3].

参考文献

[1] Tetrahedron Lett 1970;(12):923。[2] Tetrahedron 1970;(26):430。[3] 药学杂志(日)1955;75:1565。[4] 南京药学院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039。

药性

性味:咸、辛,寒。 ①《本经》:“咸,寒。” ②《纲目》:“微辛。”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胆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②《唐本草》:“疗血胀下气。” ③《本草汇言》:“治疳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 ④《纲目拾遗》:“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⑤《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痈疽毒。”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头痛及腰痛。” ⑦《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疝,解烦热。”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疳积,乳痛,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45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①《本草汇言》:“过服亦克脾气。” ②《闽东本草》:“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本草汇言》:“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艽各9g,陈皮、甘草各3g,水煎服。” ②《江西草药》:“治肾盂肾炎:爵床9g,地菍、凤尾草、海金砂各15g,艾棉桃10个,水煎服,每日1剂。” ③《全国新医疗法成果展览资料选编》:“治乳糜尿:爵床60~90g,地锦草、龙泉草各60g,车前草45g,小号野花生、狗肝菜各30g,加水1500~2000ml,文火煎400~600ml,渣复加水1000ml煎成300~400ml,并供患者1日内多次服完,每日1剂。尿转正常后改隔日1剂并维持3个月。” ④《江西民间草药》:“治瘰疬;爵床9g,夏枯草15g水煎服。每日i剂。” ⑤我国防痨 1960;(2):“治结核性肛瘘:六角仙草15~30g,苦刺30g,加水600ml,煎至300~400ml,顿服,日1剂。”

单方应用:①《本草汇言》:“治痈疽疮疖:爵床30g,水煎服。”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15~30g,水煎服。”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疟疾:爵床30g煎汁,于疟疾发作前3~4小时服下。”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跌打损伤:爵床鲜草适量,洗净,敷患处。” ⑤《云南中草药》:“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品240g,捣烂,敷腓肠肌上。” ⑥《湖南药物志》:“治筋骨疼痛:爵床30g,水煎服。” ⑦福建中医药 1960;(5):“治小儿肾炎:鲜麦穗红适量(1~5岁30~45g,6~10岁45~75g,10岁以上90g)煎汤,每日1剂分次频服。”

食疗:①《百草镜》:“治黄疸,劳疟发热,翳障初起:小青草15g,煮豆腐食。” ②《百草镜》:“治雀目:鸡肝或羊肝一具(不沾水),小青草15g,共置碗内,加酒浆,蒸熟,去草,食肝。加明雄黄1.5g,尤妙。” ③《纲目拾遗》:“治疳积:小青草煮牛肉,或田鸡、或鸡肝、食之。” ④《浙江民间草药》:“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15g,加猪肝或羊肝,同煮食。”

参考文章黄脉爵床的栽培要点观赏园艺黄脉爵床的品种简介观赏园艺黄脉爵床的繁殖要点观赏园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安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爵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安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16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