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滇星蕨


药材名称:滇星蕨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藤碎补(《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千里马、赶山鞭(《贵州中草药名录》),上树草(四川)。

基源:为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滇星蕨的根状茎。

原植物:滇星蕨Microsorium hymenodes(Kunze)Ching(Polypodiumhymenodes Kunze)

形态:攀援植物,高约35cm。根状茎长而横生,粗2~3mm,黑色,具披针形棕色鳞片,渐尖头,常脱落。叶近生;叶柄长4~5cm,淡棕色;叶片纸质,披针形,长20~30cm,中部宽约2cm,尾尖或渐尖,向基部渐变狭,并下延于叶柄,边缘波状,光滑,干后绿褐色;叶脉略可见。孢子囊群大,圆形,散布于叶背面。

生境与分布:附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湖南、广西。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越南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微苦,凉。

功效:清热止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①《新华本草纲要》:“治肺热咳嗽,跌打损伤,淋浊。”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草:用于咳嗽,骨折,跌打损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丛梦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滇星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丛梦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15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