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卜芥


药材名称:卜芥

名称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概况

异名:老虎耳(《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尖尾芋的根状茎。海芋属全世界约70种,我国约4种。

原植物: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Arum cucullatum Lour.),又名 芋、大附子、老虎掌芋(云南),假海芋、蛇芋(广西)。

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地上茎圆柱形,粗3~6cm,黑褐色,具环形叶痕,通常由基部伸出多数短缩的芽条发育成新枝,呈丛生状。叶柄绿色,长25~30(~80)cm,由中部至基部强烈扩大成宽鞘;叶片膜质至亚革质,深绿色,背稍淡,宽卵状心形,先端骤狭,具凸尖,长10~16(~40)em,宽7~18(~28)cm,基部圆形;侧脉5~8对,其中下部2对由中脉基部发出,下倾,后弧曲上升。花序柄圆柱形,稍粗壮,常单生,长20~30cm。佛焰苞近肉质,管部长圆状卵形,淡绿至深绿色,长4~8cm粗2.5~5cm,檐部狭舟状,边缘内卷,先端具狭长的凸尖,长5~10cm,宽3~5cm,外面上部淡黄颜色,下部淡绿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长约10cm,雌花序长1.5~2.5cm,圆柱形,基部斜截形,中部粗约7mm;不育雄花序长2~3cm,粗约3mm;能育雄花序近纺锤形,长约3.5cm,中部粗约8mm,苍黄颜色,黄颜色;附属器淡绿色,狭圆锥形,长约3.5cm,下部粗约6mm。浆果近球形,直径6~8mm,通常有种子1枚。花期5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76页.图版14.1)

生境与分布:生于溪谷湿地或田边。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晒干。

加工炮制:刮净外表的毛和黑皮,切成丝条。加盐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气干、折断面中间无白心时,去净盐屑。每100kg卜芥,用盐12~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化学性质

含多种氨基酸,有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异脯氨酸。还有反丁烯二酸、苹果酸、糠酸(Pyromucic acid)和β-谷甾醇。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81;12(1):9。

药性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解毒退热,消肿散结。

主治:高热不退,钩端螺旋体病,毒蛇咬伤,无名肿毒,肺结核。 ①《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解毒退热,消肿镇痛。治高热不退,毒蛇咬伤,肺结核,流感,肠伤寒,蜂窝组织炎,无名肿毒,毒蜂螫伤。”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解毒,散结。治瘰疬,疖疮,一切毒疮初起。” ③《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状茎,治慢性骨髓炎,钩端螺旋体病,汤火伤;叶,治毒疮。” ④《中药大辞典》:“解毒,消肿散结。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毒蛇咬伤,瘰疬,一切肿毒初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品须炮制,煎煮2小时,防止中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中草药通讯 1972;(2):“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用鲜芥根茎250g,去皮切片,加食盐少许炒干,加水1000ml,煎成250ml,为1天量,分2次服。” 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疗毒蛇咬伤:用卜芥根茎去外皮,切片加少许食盐,共炒黄焙干,研成末,装入胶囊(每粒0.9g),或制成糖衣片(每片0.3g)。成人每日3次,每次3~4片或胶囊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时服1次,连服8次后改为每小时服1次。以后视病情逐渐延长给药时间,每隔2~4小时服1次,直到症状消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浦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卜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浦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95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