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巴山虎


药材名称:巴山虎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为茄科茄属植物刺天茄的根。

原植物:刺天茄Solanum indicum L.,又名紫花茄(《广州植物志》)

余项参见“天茄子”条。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性质

附 果实含茄碱和澳洲茄胺。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97。

药理

茄碱大量时的毒性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引起头痛、吐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对腹腔注射可升高血糖(抑制外周葡萄糖的利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30。

药性

性味:苦,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苦。” ②《岭南采药录》:“苦,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平。”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凉,有小毒。”

功效:清热除湿,祛瘀消肿。

主治:风湿痹痛,痧气腹痛,头痛,牙痛,咽炎,扁桃体炎,疳积,跌打损伤,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跌打将死,煲酒服。”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渴,止咳。治痧气肚痛,五疳,小儿发热,蛇伤。”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消炎止痛。治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福建中草药》:“治头风痛:紫花茄根30~60g,酒水煎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风湿关节痛:紫花茄根30~60g,或加蘡薁干根、土牛膝干根各15g。酒水煎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瘰疬:鲜紫花茄根30~60g,水煎或调酒服;已破溃者加鸡蛋同炖服。” ④《福建中草药》:“治无名肿毒:鲜紫花茄根30g,酒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云龙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巴山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云龙;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95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