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赤小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红豆(《纲目》),朱赤豆(《中药材手册》),金红小豆、朱小豆(《药材学》)。
基源:为豆科豇豆属植物赤小豆的种子和菜豆属植物赤豆的种子。豇豆属植物全世界约150种,我国10余种;菜豆属植物全世界150种以上,我国约15种。
原植物:正品赤小豆有2种:赤小豆Vigna umbellata(Thunb.)Ohwiet Ohashi(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又名猪肝赤(《本经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读》)。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Willd.)W.F.Wight(Dolicus angularis Willd.),又名红饭豆(《增订伪药条辨》)。
历史:本品以赤豆之名始见于《唐本草》。《本经》及《图经本草》载:“赤小豆,今江淮多种之。”《纲目》载:“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下种。苗高尺许,枝叶似豇豆,叶微圆蛸而小。至秋开花。似豇豆花而小淡。银褐色。有腐气。结荚长二、三寸。比绿豆荚稍大。皮色微白带红。”所述即为本品。《纲目》虽认为“稍大而鲜红淡红者。并不治病。”但在实际应用中赤豆作赤小豆同用。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先端缠绕,高20~75cm,嫩时被倒刺毛,后渐脱落。3出羽状复叶。顶生小叶卵披针形,椭圆披针形,长4~9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稀浅裂;侧生小叶偏斜,两面疏被白柔毛或仅于叶脉疏被毛,脉基生3出,托叶披针形或卵披针形,小托叶钻形。总状花序腋生,花2~3,长约1cm小苞片2,花萼钟形,萼齿5,披针形;花冠黄颜色,旗瓣肾形,先端微凹,基部心形,翼瓣具爪,龙骨瓣狭长,先端具螺旋状长喙;两体雄蕊(9∶1);子房上位,密被硬毛。荚果细长圆柱形,长6~14cm,直径约0.6cm,微弯曲;暗红色,稀褐黑色或草黄颜色,种脐凹。花果期5~10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88页.图248)
生境与分布:我国南部各省广为栽培,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印度、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均有。
赤豆与赤小豆主要区别在于:3出羽状复叶,顶生小叶卵圆形,长4~10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浅3裂。两面被白色微柔毛;托叶斜卵圆形,具纵肋,小托叶条形。荚果扁圆柱形,长5~8cm,宽0.5~0.6cm,种间缢缩;种子6~10以上,近长圆形,两端平截,种皮赤红色,长0.5~0.7cm,直径约0.4cm,种脐白色,不内凹,花果期6~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13页.图2755)
生药采集:夏、秋季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再晒干。赤小豆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产量较小。赤豆产于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云南产量大。
鉴别
性状:①赤小豆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可见种脐,呈线形突起、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枚,乳白色。无臭,味微甘。 ②赤豆矩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4~6c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突起。
显微 ①赤小豆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部位为2列,栅状细胞长37~70μm,宽7~12μm,壁白内向外渐增厚,胞腔含淡红棕色物,近外缘有一条光辉带。表皮下为1列支柱细胞,呈哑铃状,长13~17μm,宽10~20μm,缢缩部宽7~12μm;其下为近10列薄壁细胞,靠内侧数列细胞扁缩或颓废。子叶表皮细胞类方形,叶肉细胞含众多类珠形、肾形或圆三角形淀粉粒,直径4~68μrn,脐点星状或裂缝状,层纹明显;另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3~13μm;升含簇晶,直径6~16μm。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细胞类圆形,不规则长柱形,含众多淀粉粒;内侧有管胞岛,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形细胞间隙。(图见《中药志》.第3册 第2版.391页.图250) ②赤豆种子横切面子叶叶肉细胞稀含细小方晶,直径3~6μm;不含簇晶。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加70%乙醇7ml,于沸水浴上加热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0.2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11)为展开剂Ⅰ,酚水(75.25)为展开剂Ⅱ,双向展开,展距10cm,喷1%茚三酮丙酮溶液,加热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92页.图251、252)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每100g含蛋白质20.7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58g,粗纤维4.9g,灰分3,3g,Ca67mg,P305mg、Fe5.2mg,硫胺素0.31mg,核黄素0.11mg,尼克酸2.7mg[1]。还含脂肪酸约0.71%,皂甙约0.27%,植物甾醇,色素和三萜皂甙类[2]。
参考文献[1] 食物成分表。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3。[2] 中药志.第3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89。
药理20%煎剂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85。
药性性味:甘、酸,平。 ①《养生要集》:“苦,温。” ②《别录》:“甘、酸,平。”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 ④《食性本草》:“微寒。” ⑤《汤液本草》:“温,辛、甘、酸。”
归经:入心、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效: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
主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使用注意: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③《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红枣,治虚性浮肿。 ②配当归,治痔疮出血,大便下血。 ③配赤芍、当归、连翘,治痈肿疮毒。 ④配麻黄、连翘、治湿热内蕴之黄疸,湿热下注之淋症。 ⑤配赤茯苓,治湿热便血,或赤豆汁或脓液,腹中痛。 ⑥配白茅根,治淋闭,血尿。 ⑦配荆芥穗,治风疹瘙痒。 ⑧配鲤鱼,治肾炎水肿。 ⑨配薏苡仁、冬瓜皮,治小便不利。 ⑩配花生、红枣,治营养不良性水肿。 ⑾配商陆、椒目、泽泻,治水肿胀满。
方选和验方: ①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治湿热蕴毒,积于肠中,形成痈脓,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目四眦黑,能进食,脉数者;亦治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90g,当归42g,为末,每服9g,浆水调服,日3次。 ②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去节)28g连轺28g,赤小豆30g,杏仁(去皮、尖)40个,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30g,生姜(切)28g,甘草(炙)28g,上8味,以水1200ml。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60ml,去滓,分温3服,半日服尽。 ③赤小豆汤(《圣济总录》)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250g,桑根白皮(炙,锉)60g,紫苏茎叶60g(锉、焙)。上3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30g,用水1000ml煮熟,去豆,取汁500ml,入药末8g,生姜0.3g拍碎,煎至300ml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 ④赤小豆薏苡汤(《医宗金鉴》》治胃痈初起,中脘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无咳嗽,咯吐脓血,脉洪数:赤小豆、薏苡仁、甘草各等份,水煎,食远服。 ⑤《图经本草》:“治脚气:赤小豆75g,葫1头,生姜(并破碎)0.3g,商陆根(切)5g。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 ⑥赤小豆散(《太平圣惠方》)治鼠瘘出脓水,项强头痛,四肢烦热:赤小豆15g,白蔹、露蜂房各30g,蛇皮30g,研为散,每服3g,食前,温酒调服下。 ⑦赤小豆薏苡汤(《疡科捷径》)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滞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 ⑧赤小豆散(《太平圣惠方》)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30g,丁香0.3g,黍米0.3g,瓜蒂0.15g,熏陆香3g,青布60g(烧灰),麝香(细研)3g。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3g;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 ⑨赤小豆茯苓汤(《外台秘要》引深师)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赤小豆30枚,甘草(炙)15g,茯苓3g,瓜蒂、女萎各2g,雄黄1g,4药研为散,每服1g,另煮赤小豆、茯苓取汁调服,吐之愈。 ⑩《临床验方集锦》:“治泌尿结石:赤小豆30g,金钱草30~60g,当归12g海金沙12g,郁金12g,蒲黄(炒)9g,没药(制)9g,川牛膝15g,琥珀(研为细末,分2次冲服)3g,鸡内金(炙)6g(研为细末,分2次冲服),胡桃仁6枚(带壳略烤,去壳用仁干服,药前分2次嚼服)。前8味药,水煎服。” ⑾《我国民间草药》:“治后期麦粒肿:赤小豆6g,鲜生地黄14g,米醋6g,鸡蛋清1个:将药物捣烂取汁,外涂搽患处。”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肾炎:赤小豆、红皮花生仁(带红皮的花生米)各90g,红糖60g,红枣(核打碎)20枚。共煮熟,每日服1次。” ⒀《中医验方汇选》:“治乳痈初起红肿坚硬者:赤小豆、白及、白蔹、芙蓉叶各等份。共研细末,蜂蜜调敷患处,每日2次。” ⒁陕西中医 1980;(5):“治疗软组织损伤:赤小豆磨成极细末,每100g加入1.5g冰片粉,调匀密封备用,用时将粉末用自来水或井水调成糊,摊敷在纱布或麻纸上厚约0.5cm,每12小时或25小时换药1次。” ⒂创伤1号(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11)):“治手指足趾感染:生赤小豆250g,生大黄100g,生栀子50g,冰片25g。研细末,取适量,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调敷患处。”
单方应用:①《独行方》:“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30g,煮令极烂,取汁800~1000ml,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 ②《梅师集验方》:“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9g。” ③《小品方》:“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 ④《干金方》:“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60g,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 ⑤《千金方》:“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 ⑥《千金方》:“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30g,末,服27g。” ⑦《纲目》:“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 ⑧《肘后方》:“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30g,杵碎,水240ml,和搅取汁饮。” ⑨《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 ⑩《纲目》:“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份,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⑾《妇人良方补遗》:“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 ⑿哈尔滨中医 1965;(8):“治流行性腮腺炎: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 ⒀中医学术参考资料1959;(1)(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治肝硬化腹水:赤小豆500g,活鲤鱼1条(重500g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ml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剂。” ⒁湖北中医杂志 1990;(2):“治外伤性血肿及疗疮:赤小豆研细末,加鸡蛋白调成糊状涂患处再用棉垫固定,每日1~2次。”
食疗:①《肘后方》:“治肠痔大便常血:赤小豆30g,苦酒400ml,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9g,日三度。” ②《家庭药膳》:“治急性肾炎浮肿尿少:冬瓜500g,赤小豆30g,加水适量煮汤。不加盐或少加盐。食瓜喝汤,每日2次。” ③赤豆鲤鱼汤(《家庭药膳》):“治消渴水肿,黄疸脚气,小便频数:赤小豆50g,陈皮、辣椒、草果各6g,活鲤鱼1尾(约1000g)、葱、姜、胡椒、盐、鸡汤各适量,将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把赤小豆、陈皮、辣椒、草果洗净后,塞入鱼腹中,再放入盆内,加姜、葱、胡椒、盐、灌入鸡汤,上笼蒸1.5小时即可。另将葱丝或绿叶菜用汤略烫,投入鱼汤中即可食用。每日1~2次,吃鱼喝汤。”
医药家论述①王好古:“治水者唯知治水,而不知补胃,则失之壅滞。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 ②李时珍(《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澼,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及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气除湿散热耳。”“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敷之,无不愈者。但其性粘,干则难揭,若入苎根即不粘,此法尤佳。”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凡水肿、胀满、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泄,利小便也。《十剂》云,燥可去湿,赤小豆之属是矣。”“陶弘景云,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肿胀满,总属脾虚,当杂补脾胃药中用之,病已即去,勿过剂也。其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热从小便利去,若用之过多,则津液竭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④陈士铎《本草新编》:“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⑤邹澍《本经疏证》:“痈肿脓血,是血分病,水肿是气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顺者矣。然凡物之于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不必能抑其盛,痈肿脓血为火之有余,水肿则火之不足,赤小豆两者兼治,既损其盛,又补其衰。”
参考文章为什么赤小豆与米相克?饮食为什么鲤鱼与赤小豆不能同食?饮食李时珍认为赤小豆有何功用?中医中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呼吸道感染湿热郁肺证疗效的临床研究中医中药赤小豆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英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赤小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英;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