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接骨藤


药材名称:接骨藤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伸筋藤、白粉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白薯藤、独脚乌桕(《广东药用植物手册》)。

基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的全株。

原植物:白粉藤Cissus repens(Wight et Arn.)Lam.

形态:草质藤本,长达数米。茎有节,无毛,通常被白粉;嫩枝绿色,肉质,横切面为钝四角形,有纵条纹,干时易自节上脱离;卷须与叶对生,不分叉。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斜菱形;叶片膜质,心状卵形,有时3浅裂,长5~14cm,宽3.5~12cm,顶端渐尖,基部弯缺或截形,边缘有疏离尖锐的小齿,通常10个左右,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干时下面灰绿色;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或顶生,长3~6cm,总花梗长2~4cm;花两性,4基数,花梗长于花;花苞淡绿色,顶部红色;萼片浅杯状,顶端截平;花瓣卵状三角形,长约2mm,深绿色,多少肉质;花盘杯状,与子房基部合生;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近钻形。浆果球形或倒卵形,紫黑色,直径6mm,有种子1颗;种子腹部有2浅槽。花期6~11月,果期8至翌年1月。(图见《福建植物志》.第1册.309页.图336)

生境与分布:多生长于山坡、旷地或沿河两岸疏林中。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西南和云南东南。印度、菲律宾及澳大利亚也有。

药性

性味:《新华本草纲要》:“根:淡、微辛,凉。茎、叶:苦,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拔毒消肿。

主治:痰火瘰疬,肾炎,痈疮肿毒,毒蛇咬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风湿痹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乔弈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接骨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乔弈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82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