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扑翼机

[拼音]:puyiji

[外文]:ornithopter

机翼能像鸟和昆虫翅膀那样上下扑动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又称振翼机。扑动的机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进力。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像鸟那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试图模仿鸟和昆虫的飞行制造各种形式的扑翼机。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81年)就有人试图制造能飞的木鸟。15世纪意大利的L.达·芬奇绘制过扑翼机的草图。1930年,一架意大利的扑翼机模型进行过试飞,它重约22.7公斤,装有一台0.37千瓦(0.5马力)的发动机。扑翼机的设计方案中,有的形如蝙蝠,具有薄膜似的扑动翼面;有的装有带缝隙和活门的扑动翼,具有类似飞鸟翅膀的作用。鸟类和昆虫的飞行表明,扑翼机在低速飞行时所需的功率比普通飞机小得多,并且具有优异的垂直起落能力。但是要真正实现像鸟类翅膀那样的复杂运动或是像蜻蜓和其他昆虫翅膀那样的高频扑扇运动则非常困难。设计扑翼机所遇到的控制技术、材料和结构方面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扑翼机仍停留在模型制作和设想阶段。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科学家、工程师和业余爱好者致力于扑翼机的研究工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宇姻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扑翼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宇姻;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82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