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anghe fanghong
[外文]:Huanghe River flood control
黄河流域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域,盛夏和初秋暴雨多,范围广,强度大,常产生暴雨洪水,分别称为伏汛和秋汛,统称伏秋大汛,或简称大汛。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候寒冷,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部分河段,因上段冰冻晚,开河早;下段冰冻早,开河晚,故有凌汛发生(见防凌)。初春桃花盛开时,由于气温回升,上游河道解冻、冰雪融化发生不太大的洪水,称为桃汛。黄河一年内有凌汛、桃汛、伏汛、秋汛,四个洪水期。此外,在上中游山区有山洪、泥石流,滨海河口地区还有海岸洪水。其中以伏秋大汛为主要洪水期。
黄河防洪主要以保护黄河下游华北大平原的人民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城市、铁路、公路以及中原、胜利等能源基地为重点。上中游地区的保护重点有兰州、西安等城市以及包兰铁路和宁夏、内蒙古河套平原。
洪水与灾害黄河洪水在兰州实测较大洪峰流量为5900m3/s(1946年),历史调查洪水为8500m3/s(1904年);陕县站实测较大洪峰为22000m3/s(1933年),历史调查洪水为36000m3/s(1843年),据考证接近1000年一遇;花园口站实测较大洪峰为22300m3/s(1958年),历史调查洪水为32000m3/s(1761年),据计算分析可能较大洪水为55000m3/s。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输沙量陕县站为16亿t,实测较大年输沙量达39亿t(1933年)。来沙量有80%以上集中在汛期,而汛期又主要集中在几次洪水,曾发生多次高浓度的含沙水流,中游干流也伴随出现过半浆河、揭河底现象。半浆河是边滩泥流暂时滞留而引起的洪水位骤涨骤落现象。揭河底是遇多层次的河底结构时,河底的薄层淤泥板块被掀竖起向下游倒塌的现象。在潼关以上黄、渭、洛河口的汇流区,因河水相互顶托,常发生拦门沙等问题。据统计,多年年平均约有1亿t泥沙为灌溉放淤引到两侧大堤之外,11亿t泥沙输送到利津以下河口三角洲和大海;3~4亿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造成下游河道逐年淤积抬高。河滩一般高出堤两侧地面3~5m,较大达10m左右,称为“悬河”,是洪水灾害症结所在。
黄河洪水灾害频繁,特别是在下游河道,一旦决口,堵复十分困难,往往造成改道。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有543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共计决口1500多处,5次大改道,曾北及天津入渤海,南侵江、淮,波及冀、鲁、豫、皖、苏5省25万km2的土地。如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夺淮,主流在颍、涡、睢、泗等河间不断摆动,河床不断淤高,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原有水系被打乱,泄洪排水条件恶化,造成淮河水灾更加严重,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成为现行河道。又如,1933年大水,下游两岸决口数十处,波及豫、鲁、冀、皖、苏67个县,受灾面积1.1万km2,灾民360多万人,死亡1.8万人。黄河凌汛灾害亦较频繁,1883~1936年下游就有21年决口。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防洪体系1949年以来,按照除害兴利、蓄泄兼施的方针、初步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见图)。即在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和陆浑、故县水库;在下游大规模加高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治理河口,兴建东平湖分洪工程、北金堤滞洪区和齐河县、垦利县河道展宽工程,以分、滞、蓄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黄河下游以防御花园口站22000m3/s洪水为设计标准(相当于60年一遇),当花园口站洪水超过22000m3/s时,根据来水情况确定运用三门峡水利枢纽、北金堤滞洪区,遇到更大的洪水,甚至在大功临时分洪。在上游兰州以上干流有刘家峡水电站汛期进行调节洪水,兰州市防洪标准可达50年一遇,宁蒙河段防御标准为6000m3/s,亦相当于50年一遇。凌汛期控制水库下泄流量,以减少宁夏、内蒙古河段冰凌灾害。
展望黄河下游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解决的途径是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兴建干支流水库,以控制洪水,蓄水拦泥,减缓河道淤积。下游继续加高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进一步完善分洪措施,提高防洪标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昊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河防洪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昊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