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背叶根


药材名称:白背叶根

名称出处:《岭南草药志》

概况

异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

基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的根。

原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

余项参见“白帽顶”条。

化学性质

含酚类,氨基酸、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6。

药理

本品0.5%~1%煎剂或浸剂均能抑制钉螺活动,将钉螺浸于0.5%煎剂或浸剂中1天,死亡率分别为40%~66%和34%。

参考文献

科研工作情况(浙江卫生实验院寄生虫学研究所)1965;。

(3)

药性

性味:微苦、涩,平。 ①《岭南草药志》:“微涩、微苦,平。” ②江西《草药手册》:“苦、涩,平。” ③《广西中草药》:“微苦、涩,平。” ④《香屯中草药手册》:“微苦,微寒。” ⑤《福建药物志》:“苦,平。” ⑥《“湖北中草药志》:“甘、淡平。”

功效:清热,利湿,固脱,散瘀。

主治:肠炎,痢疾,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 下垂,妊娠水肿,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痹痛,狂犬咬伤。 ①《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③《丰顺常用中草药》:“柔肝活血,清热去湿,收涩固脱。” ④《广西中草药选编》:“治慢性肝炎, 下垂,脱肛,白带,小便混浊,疝气,产后风瘫。” ⑤《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 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痹,耳内流脓。” ⑥《福建药物志》:“治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炎,腮腺炎,白带,产后风,结合膜炎,目翳,跌打损伤。” ⑦《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服或与鸡肉、或猪骨头、或瘦肉煲服:治白带过多、肾虚腰痛;水煎服治肝硬化腹水,痢疾,跌打损伤。” ⑧《湖北中草药志》:“用于肠炎,便血,妊娠水肿,扁桃体炎,狂犬病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浸汁滴耳。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妊娠水肿:白背叶根、相思豆全草(去掉种子)、大枫艾各500g。加水没过药面,煎3次,浓缩后加糖适量,使成3000ml,每次30ml,日服3次。” ②《岭南草药志》:“治淋浊:白背叶根15g,茯苓10g,茯神12g。水煎,空腹服。”

单方应用:①《闽南民间草药》:“治眼雾,赤眼红热,怕光流泪:白背叶根30~60g,猪肝60~120g。水适量炖服。” ②《岭南草药志》:“治中耳流脓:白背叶根研末,酒适量,浸出浓液滴耳内,并外搽。” ③《广西中草药》:“治白带,淋浊,疝气,产后风瘫:白背叶根15~30g,水煎服。” ④《福建中草药》:“治瘰疬:白背叶干根60g,瘦猪肉适量,水煎服。” ⑤江西《草药手册》:“治疯狗咬伤:白背叶鲜根60~90g,水煎服。从被咬日起,每日1剂,连服7日,以后每隔7日服1剂,如病发则连服数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背叶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60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