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麻叶绣球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异名:碎米桠、山茴香(贵州)。
基源:为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绣球绣线菊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绣球绣线菊Spiraea blumei G.Don.,又名珍珠绣球(《我国树木分类学》),珍珠梅(四川)。
形态:灌木,高1~2m;小枝细,稍弯曲,深红褐色或暗灰褐色。叶片菱状卵形至倒卵形,长2~3.5cm,宽1~1.8cm,先端圆钝或尖,基部楔形,边缘近中部以上有少数圆钝缺刻状锯齿或3~5浅裂,下面浅蓝绿色,基部具有不显明的3脉或羽状脉。伞形花序,具花10~25朵;花梗长6~10mm;花直径5~8mm;萼片筒钟状,内面具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内面疏生短柔毛;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长2~3.5mm,宽与长几相等,白色,;雄蕊18~20,较花瓣短;花盘由8~10个裂片组成,裂片先端有时微凹;子房无毛或仅在腹部微具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蓇葖果较直立,花柱位于背部先端,萼片直立。花期4~6月,果期8~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卷.176页.图208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2000m向阳山坡、杂木林内或路旁。分布于我国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江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日本和朝鲜也有。
生药栽培:适生于温暖湿润气候,能耐寒、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肥沃疏松的壤土匀可种植。用种子育苗繁殖,于春季播种,将种子撒于或条播于苗床上,播后覆一层薄土,盖上稻草,浇水保湿。出苗后进行松土除草,匀苗,追肥。幼苗期需移植一次,然后再定植,按株行距各1~1.5cm穴栽。亦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扦插繁殖或晚秋10~11月进行分株繁殖。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和追肥,花后进行整株修剪。
药性性味:《新华本草纲要》:“根、果:辛、微温。”
功效:调气止痛,去瘀生新,解毒。
主治:《新华本草纲要》:“咽喉肿毒,白带,疮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研末浸油搽。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咽喉肿痛:麻叶绣球根30g,半边莲、金银花各15~18g,水煎,加白糖少许服。”
单方应用:①《贵州民间药物》:“治跌打损伤,瘀血积滞疼痛:麻叶绣球根(干品)30g,浸酒500ml,每次服酒30ml,每日服3次。”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白带:麻叶绣球根9g,蒸白糖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昆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麻叶绣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昆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