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剪红纱花


药材名称:剪红纱花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汉宫秋、地黄连(《群芳谱》),散血纱(《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石竹科剪秋罗属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

原植物:剪秋罗Lychnis senno Sieb.et Zucc.

历史:《纲目》在“剪春罗”条下载:“剪红纱花茎高三尺,叶旋覆,夏秋开花,状如石竹花而膨大,四周如剪,鲜红可爱,结穗亦如石竹,穗中有细子。”所指即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细毛。根茎结节状。茎直立,高达70cm。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6cm,宽1~3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细毛,边缘有密齿,二歧聚伞花具多数花,花1~3朵,直径4~5cm,花萼筒状棒形,有脉10条,散生长柔毛,顶端5裂;花瓣5,深红色,顶端不整齐深裂。蒴果长棒形,5齿裂,较宿萼长;种子细小,肾形,黑褐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1册.319页.图8562)

生境与分布:生于东部低山至西部海拔2000m山坡林下或草丛中。各地庭园栽培作观赏花卉。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诸省,北达秦岭北坡。在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阴凉湿润的环境和在肥沃、疏松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中栽培。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区在秋季或春季播种,按行距33cm,开深3~4cm条沟,施入人畜粪水后,用种子拌有细土或草木灰后,匀撒于沟里,每亩用种量0.5kg。播后覆土,浇水。出苗后进行抚育管理,培育1年后移栽。一般在3月移栽,以行株距各33cm开穴,每穴栽苗2~3株。生长期中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用人畜粪水追施。

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药性

性味:《新华本草纲要》:“带根全草:苦涩,平、凉。”

功效:散瘀、止泻。

主治:《新华本草纲要》:“跌打损伤,暑热腹泻。民间用根治疗小儿疳积,虚弱,失眠,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6~1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腹泻:剪红纱花全草15~30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雪佑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剪红纱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雪佑;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420.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