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凤仙根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基源: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的根。
原植物: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
余项参见“凤仙”条。
化学性质含矢车菊素甙。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4。
药性性味: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 ②《岭南采药录》:“甘,平。”
功效:活血,通经,软坚,消肿。
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鲠。 ①《纲目》:“治鸡、鱼骨鲠,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③《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江西草药》:“治跌打损伤: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g,水酒冲服,每日1剂。” ②《世医得效方》“治鱼骨鲠喉金凤花根,嚼烂噙下,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
食疗:《泉州本草》:“治水肿:凤仙鲜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3~4次效。”
医药家论述倪朱谟《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具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凤仙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