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岩凤尾蕨


药材名称:岩凤尾蕨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风尾草、粗金鸡尾(《湖南药物志》),鸡爪风(《峨眉药用植物志》)。

基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岩凤尾蕨的全草。

原植物: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40cm。根茎短,直立,先端有钻形鳞片。叶二型,簇生;叶柄禾杆色,长10~20cm;叶片纸质,光滑无毛;为单数羽状,有短梗,羽片3~5,顶生者较大,长5~8cm,阔披针形,侧生羽片较短;无柄,基部阔楔形,向上略弯,顶端渐尖,上部不育的叶缘有三角形粗锯齿;侧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沿叶缘分布;囊群盖条形,棕褐色,全缘。(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49页.图29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石灰岩石上。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性

性味:甘,平。

功效:清热止泻,止咳通淋。

主治:腹泻,痢疾,久咳不止,淋症,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赤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岩凤尾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赤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37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