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枫柳皮


药材名称:枫柳皮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燕子柳、元宝树(江苏),溪柳(浙江),大叶柳(江西),水麻柳(四川、云南)。

基源:为枫杨科枫杨属植物枫杨的树皮。枫杨属全世界约8种;我国有5种,供药用1种。

原植物: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又名麻柳、蜈蚣柳(《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唐本草》载:“枫柳,出原州。叶似槐,茎赤,根黄,子六月熟,绿色而细,剥取其茎皮用之。《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收载的榉及其附图,与枫杨近似,按榉,列于《别录》下品。苏恭谓:“多生溪涧水侧,叶似枟而狭长。”寇宗奭谓:“榉木今人呼为榉柳,其叶谓柳,谓槐非槐。”《纲目》云:“其树高举,其木如柳,故名榉柳。”

形态:大乔木,高达30m,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有灰黄颜色皮孔,髓部薄片状;芽裸出,有柄。叶多为双数,少有单数羽状复叶,长8~16cm,叶轴有翅,小叶10-16,无柄,对生或稀近对生,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2~3cm,先端常钝圆或稀急尖,基部歪斜,上面被有细小疣状凸起,沿中脉和侧脉有极短星状毛,下面有极稀疏盾状腺体,侧脉腋内有一丛星状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性柔荑花序单生叶痕腋内,长6~10cm;下垂,雄花常有小枚发育的花被片,雄蕊5~12枚,雌性葇花序顶生,长10~15cm,俯垂,花序轴密被星芒状毛及单毛,下端不生花的部分,有2枚不孕性的苞片,雌花几乎无梗,苞片及小苞片基部常有细小的星芒状毛,并密被腺体。果序长20~45cm,下垂,果实长椭圆形,长6~7mm,基部常有宿存的星状毛,果翅狭,条形或阔条形,长12~20mm。花期4~5月.果期8~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79页.图758)

生境与分布:多生于溪边、河岸。分布于陕西、河南及江南广大地区。多见栽培。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剥树皮。

化学性质

树皮、枝皮含鞣质、脂肪、蜡质及果胶[1]。又含可水解鞣质类成分,如Pterocarinin A和B[2]。

附 叶含水杨酸、内酯及酚类。果实含鞣质、脂肪、蜡质及果胶。种子含脂肪油。又谓本种含大量维生素C[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4。[2] Chem Pharm Bull 1988;37(8):2071。

药性

性味:《唐本草》:“辛,大热,有毒。”

功效:杀虫,解毒,止痛。

主治:龋齿痛,疥癣,火伤,久疮。 ①《唐本草》:“主风、龋齿痛。” ②《东北药用植物志》:“洗疥疮等皮肤病。”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痒,杀虫。加盐可以治癣。” ④《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涂汤、火伤及久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绒塞牙缝,煎水含漱或熏洗,或乙醇浸搽。

使用注意:禁口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中草药》:“治癞鬁头:枫杨鲜树皮120g,皂荚子60g(捣碎)。水煎,洗患处。” ②《湖南药物志》:“治疥癣:枫杨皮、黎辣根、羊蹄根。用乙醇浸搽。”

单方应用:《四川中药志》:“治牙痛:麻柳皮捣绒,塞患处或噙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枫柳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36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