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制盐工业

[拼音]:zhiyan gongye

[外文]:salt industry

生产原盐、加工盐及综合利用盐卤资源的工业部门。生产范畴包括:纳取海水、盐湖卤水或地下卤水,在盐田内日晒成盐;钻井汲取地下天然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得到的卤水,用圆锅、平锅加热煎煮或用真空、热压蒸发、浓缩成盐;钻井水溶开采地下岩盐,生产直接用作制碱原料的卤水;直接采出地下岩盐和盐湖中天然结晶的石盐;按用途对原盐进行加工;从制盐母液中提取其他化工产品。制盐工业既是采掘工业,又是加工工业。盐的生产常集中在部分地区,销售遍及各地。盐是最古老的商品之一。

制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在其他工业部门和农牧渔业中也有广泛用途。盐税曾经是许多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

沿革

制盐工业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由原始手工生产、手工机械生产到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的过程(见制盐技术史)。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我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工场手工业阶段。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井矿盐的凿井、汲卤、制盐,海盐的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湖盐、矿盐的开采,相继采用了机械设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我国自贡盐区1912年采用了蒸汽机车牵引汲卤,1925年天津汉沽盐场采用了柴油机带动水泵扬水,其他一些海盐区也逐步开始采用机械,但发展缓慢。1910~1949年,我国年产盐量由178万吨增加到298万吨,平均每年仅递增1.3%。1949年以后,我国的制盐工业才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大生产。

制盐工业原料

世界已探明的盐的资源总蕴藏量约为 64×107亿吨。其中海水(包括海底沉积物)含盐量为43×107亿吨,岩盐为21×107亿吨,盐湖和地下天然卤水为3100亿吨。新的岩盐矿床还在不断发现。

(1)海水:海洋面积占地球总表积的70.8%,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m。海水中已发现含有 80多种化学元素,形成多种溶解盐,总含盐量3.5%左右。其中氯化钠的含量为2.7%左右,是重要的制盐原料。

(2)岩盐:地壳中的氯化钠固相沉积物。是在封闭、半封闭的沉积盆地中,有利的地质构造和干旱气候条件下,富含盐分的水体逐渐蒸发、浓缩、沉积而成。其盐类物质来源于大陆,沉积条件纯属内陆盆地的为陆相矿床,矿体单层厚度较薄,常与芒硝、钙芒硝、石膏、硬石膏等共生;盐类物质来源于海洋,沉积条件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为海相矿床,矿体单层厚度较大,含有钾、镁、溴、碘等多种成分;盐类物质来源陆地和海洋,沉积条件介于陆相和海相之间的为海陆交互相矿床。岩盐矿体在强烈的构造力和重力作用下,易产生塑性形变隆起,形成盐丘,它几乎由纯盐组成,是极好的岩盐矿藏。世界岩盐的蕴藏量以美国为最多,约占世界总量的30%;苏联、加拿大、联邦德国共约占55%~60%。我国的岩盐资源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广东、青海、新疆、 等地。

(3)盐湖:第四纪以来形成的石盐和卤水矿床,分布在世界干旱的内陆闭流区,分为南、北半球两个盐湖带和赤道盐湖区,以北半球盐湖带为主。一般为固相和液相共存,也有卤水湖和干盐湖。在30多个拥有湖盐资源的国家中,我国居首位,蕴藏量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有“盐世界”之称;其次是苏联、美国,还有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摩洛哥等国。

(4)地下天然卤水:沉积岩形成时,封存在矿物或岩石缝隙和裂缝中的海水、地下含盐泥浆冷却时凝成的卤水或地下溶滤盐类矿物而形成的卤水。分布于世界20多个国家,以美国、我国、马来西亚、以色列、埃塞俄比亚、苏联等国较多。其中除含氯化钠等盐类外,还有溴、碘、硼、钾、锶、锂、铷等物质,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我国制盐工业

50年代以来,我国的制盐工业发生了明显变化,产量迅速增长(表1),跃居世界第3位,仅低于美国和苏联。1952年产盐 494万吨,超过了历史 高年产量(1943年产盐391.8万吨)。1979年以后,制盐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发展生产,并注重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开发。1989年产盐量2827万吨,创历史 高水平;1950~1989年的40年间,产盐量增长11.47倍,平均每年递增6.2%以上。1989年共有大中型盐场27个,其产量约占全国的60%。

制盐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海盐生产改进了工艺,采用了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的新技术。许多盐场收盐、集运、堆坨等主要操作工序实现了机械化;钻井普遍采用了旋转钻和大型涡轮钻;汲取地下天然卤水采用了气举法和潜卤泵;岩盐开采推广了各种钻井水溶开采法和硐室水溶开采法;制盐采用了真空蒸发、离心机脱水、沸腾床干燥、皮带机输送和机械包装;湖盐区主要盐场都使用了大型联合采盐机(船)和水力管道输送。

世界制盐工业

随着社会需要量的不断增长,50年代以来的约30年中,世界产盐量增长两倍多。年产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除我国外,还有18个(表2)。世界盐业的进出口总量1985年为4250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776万吨,进口最多的国家日本为683万吨;出口量为2474万吨,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为495万吨左右。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苏联、英国等,既出口也进口。以美国的进出口量为较大,1985年进口563万吨,出口82万吨。

当今世界制盐企业逐步大型化,如苏联1955~1975年,大中型盐厂的产量扩大1.6倍,小厂则逐步关闭或合并;欧美国家的制盐企业则相继组成公司,从科研、设计到生产、销售,统一经营。美国12家大公司的产盐量占全国产量的88%(1974)。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盐业。

制盐设备日益大型化、自动化。50年代真空蒸发制盐设备大多是三效或四效,60年代以后发展为五效或六效。在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地区,还采用热压蒸发。如法国怀汀费尔蒙特公司在意大利建立的热压蒸发制盐设备,生产能力达150万吨/年,生产操作高度自动控制。

趋势

制盐工业除企业大型化、设备自动化外,还向综合利用、生产多样化方向发展。以盐为基础,广泛经营有关的化学工业,如美国的道化公司、荷兰的阿克苏盐类化学公司等都是既产盐又生产烧碱、纯碱、塑料和多种有关的化工产品,形成综合性的跨国集团公司。

卤水直接用于生产碱工业,可省去盐厂的结晶工序和碱厂的化盐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如美国直接使用的卤水析盐量已占产盐总量的48%(1985)以上。此外,一些有条件的国家还把制盐与海水淡化结合起来,用淡化海水得到的卤水制盐。

参考书目Stanley J. Leford, Handbook of World Salt Resources,Plenum Press,New York,1969.Mark Batterson, William W. Bod , Salt, The Mysterious Necessity, Copyright the Dow Chemical Co.,1972.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火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制盐工业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火;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27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