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土三七
名称出处:《 常用中草药》
概况异名:菊三七、天青地红(《中药大辞典》),野青菜(《贵阳民间中草药》),山青菜(《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 Edgew.(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80cm,不分枝或有花序枝,被疏蛛丝状毛,后脱落。基生叶和下部叶具柄,叶片卵状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8~10cm,宽3.7cm,顶端钝,基部微心形至楔形,不分裂或大头羽状分裂,侧裂片1~4对,具齿,纸质,表面无毛,背面被疏蛛丝状毛,羽状脉;中部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5~22cm,宽2~7cm,大头羽状浅裂或羽状裂,全缘或具不规则锯齿或细裂,基部具耳,半抱茎;上部叶渐小,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线形,羽状深或浅裂或具羽状粗齿。头状花序排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具外层苞片,线状钻形,长2~3mm,总苞片草质,10~13枚,长圆状披针形,具宽膜质边缘;舌状花10~13朵,黄颜色,舌片顶端具3细齿;管状花多数,花药长约2mm,基部具钝耳。瘦果圆柱形,冠毛长约4mm,污白色、麦秆黄颜色或淡红色,有时舌状花瘦果无冠毛。花果期6~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71页.图655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2300m的山谷、路旁或山顶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6~8月采全草,8~9月挖根,除去杂质及泥沙,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根含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
参考文献CA 1964;61:15034a。
药理本品所含千里光菲灵碱对大鼠及免的离体肠管有较强的解痉作用。
参考文献CA 1965;62:3266h。
药性性味:淡,温。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瘀积肿痛,痈疮肿疡,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跌打损伤:土三七9g,浸酒擦伤处,不拘次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君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土三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君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