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刺蜜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勃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
基源:为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叶的分泌液结晶。骆驼刺属植物全世界有3种,我国西北产骆驼刺一种,药用。
原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Alhagi camelorum Fisch.)又名羊刺(北史)。
历史:本品始载于《北史》,谓:“高昌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味甚甘美。杰公云:南平城羊刺无叶,其蜜色白而味甘;盐城羊刺叶大,其蜜色青而味薄也。”高昌即交河,今为史州。据考证高昌即新疆吐鲁番。《纲目》对以上所述有转载。而《纲目拾遗》载:“刺蜜,生交河沙中。草头有刺,上有毛,毛中生蜜。一名草蜜。”以上描述均与本品相符,确为本品无误。
形态:亚灌木,高63~130cm。枝条灰绿色,蜜生 ,近无毛。单叶生于刺或枝基部,宽倒卵形,长1.5~3cm,先端圆或微凹,基部近楔形,全缘,硬革质,两面被贴伏柔毛。托叶小。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刺状,长4~15cm;花1~7,红色,长0.8~1cm;花梗短,基部有苞片;花萼钟状,长0.2~0.5cm,萼齿5,三角形状,近无毛,旗瓣倒卵形,长约0.8cm,翼瓣长约0.5cm,龙骨瓣长于翼瓣,先端钝;二体雄蕊(9∶1);子房线形近无柄、无毛;花柱内弯,丝状,柱头头状。荚果串珠状,镰形,长可达2.5cm,不开裂。种子1~5粒。花期6~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41页.图261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0~1500m沙地。在沙漠地区作为骆驼饲料栽培。分布于甘肃、内蒙古、新疆。原苏联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采收,以布铺地,敲打枝叶,糖粒便脱落,除去枝叶杂质。药材产于新疆。
鉴别:糖粒为圆球形的小颗粒,黄白色,有粘性。味甜。以色黄白、无枝叶泥砂杂质者为佳。
化学性质附 全草含乌苏酸(Ursolic acid)、维生素C、K、B1、胡萝卜素与黄烷醇(Flavanol)[1]。尚含Coryneine、4-Hydroxy-3-methoxytrimethylphenethylammonium、N-Methylmescaline和消旋1,2,3,4-四氢-6,7,-二甲氧基-1-甲基异喹啉〔(±)-1,2,3,4-Tetrahydro-6,7-dimethoxy-1-methyl-isoquinoline〕[2]。
参考文献[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90。[2] Dictionary of Alkaloids Indexes.Chap n and Hall Ltd., 1989:428。
药性性味:甘、酸,平。 ①《本草拾遗》:“甘。” ②《纲目》:“甘,平。”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甘、酸,温。”
功效:退骨热,滋补强壮,涩肠。
主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 ①《本草拾遗》:“主骨热,痰嗽,痢暴下血,开胃,止渴,除烦。” ②《新疆药材》:“疗痢疾,腹泻,腹痛。”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涩肠,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9~15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新疆中草药手册》:“治顽固性头痛:刺糖2g,骆驼蓬草1g,骆驼蹄草2g。共研粉末,日服3次,每次1~2g。”
单方应用:《新疆中草药手册》:“治痢疾,腹泻,腹痛:刺糖9g,为末,冲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刺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