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镰叶瘤足蕨


药材名称:镰叶瘤足蕨

名称出处:《我国药用孢子植物》

概况

异名:小贯众(四川),高山疣足蕨(《拉汉药用植物名称检索手册》)。

基源:为瘤足蕨科瘤足蕨属植物镰叶瘤足蕨的全草。

原植物:镰叶瘤足蕨Plagiogyna distinctissi Ching,又名斗鸡草(江西)。

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达47cm。叶二型;叶柄基部有1对瘤状气囊体,不育羽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7~25cm,基部宽7~11cm,顶部浅羽裂,尾头,下部羽裂几达叶轴,下部有数对彼此分离的羽片,互生,镰状披针形,向上弯弓,基部上侧呈锐角上延达上一羽片的基部。叶缘上部有锯齿;侧脉二叉;能育叶片远较叶柄为短,羽片条形,强度收缩,宽2~3mm,侧脉二叉,延伸至距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的顶部.成熟时羽片下面满布。(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26页.图25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1800m的林下溪沟中。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性

性味:辛,温。

功效:清热散寒,发表。

主治:感冒发热,皮肤搔痒,防治流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我国药用孢子植物》:“治感冒:高山疣足蕨9~15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镰叶瘤足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15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