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珊瑚藻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基源:为珊瑚藻科珊瑚藻属植物珊瑚藻的全藻体。
原植物: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 L.
形态:藻体直立丛生,钙质化,略带粉红色,高3~6cm。主枝及侧枝均具关节,其上对生出羽状分枝或小枝,节间基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多少扁压,上端略广展,枝顶端的节间圆柱状,顶端略平;次生分枝狭窄,圆柱形,节间不钙化。枝的内部构造多为轴型;中轴丝由延长的细胞组成,平行排列,侧面结合,并向外弯生,分枝形成皮层,表面细胞呈扁形,含色素体。生殖窝生于小羽枝,通常无角,卵形有柄,有时为无柄疣状,生于节间部。在孢子体上,孢子囊生在生殖窝内,层形分裂,窝具单孔。配子体雄生殖窝生1孔, 囊长柱形。雌生殖窝顶也生1孔,受精后形成1个大的盘形愈合胞。(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15页)
生境与分布:生长在低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分布于山东、浙江沿海。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沿岸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含脂肪酸约40种,Digeneaside(2-D-Glycerate-α-D- nnopyranoside)、Floridoside(2-O-D-Glycerol-α-D-galactopyranoside)[2],Phycobiliproteins[3],β-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4],此外尚含14种氨基酸[5]和多种甾醇类(Sterols)化合物[6,7]及Na+、K+、Cl-[2]。
参考文献[1] Phytochemistry 1979;18(5);799。[2] Phytochemistry 1980;19(6):1107。[3] CA 1986;105:39424c。[4] CA 1983;99:19062n。[5] CA 1983;99:67648e。[6] CA1982,97:159584t。[7] CA 1982;96 17283z。
药理珊瑚藻的0.85%氯化钠提取液对人A、B、O血型红细胞及鸡红细胞无凝集活性[1]。试管内对S180腹水瘤细胞和HeLa细胞均无抑制作用;体外抑菌试验,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酿酒酵母和海洋弧菌均无抑制作用[2,3]。
参考文献[1] 海洋药物杂志 1987;(3):23。[2] 海洋药物杂志 1988;(1、2):39。[3] 海洋药物杂志 1983;(3):138。
药性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驱蛔虫。”
主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g。
参考文章珊瑚藻CorallineAlgae地球科学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姝慧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珊瑚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姝慧;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