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皋芦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纲目》),苦篠(《南越笔记》)。
基源: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皋芦的叶。
原植物:皋芦Camellia sinensis O.Ktze.var. crophylla Sieb.(Thea sinensis L.var. crophylla Sieb.)
历史: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载:“新平县出皋芦,叶大而涩。”又《南越志》载:“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所述似本品。
形态:常绿灌木,高1~5m。叶薄革质;叶柄长3~6cm;叶片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急尖或钝,有短锯齿。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蒴果扁圆形。花期秋季。(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3879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及林缘。分布于四川、云南。
药性性味:①陶弘景:“苦、涩。” ②《纲目》:“苦,平。”
功效:除烦热,通淋涩。
主治:头痛烦热,喉痛,淋病。 ①《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 ②《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 ③《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使用注意:《纲目》:“胃冷者不可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旭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皋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旭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