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黄花远志(《我国经济植物志》),木本远志,倒吊黄、观音串、白马胎(《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

原植物: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P.aurcocauda Dunn),假黄花远志(《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根粗壮,多分枝,淡黄颜色,味先甜后苦。枝密被长而平展的柔毛。叶柄长9~14mm,被毛,叶片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7cm,宽4~6.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毛,羽状脉,侧脉8~9对,边缘处网结,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15cm,萼片5,不等大,外面3枚小,中间1枚盔状,其余2枚卵形,里面2枚较大,花瓣状,斜倒卵形;花瓣3枚,黄颜色,侧生花瓣长圆形,2/3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先端呈截形,龙骨瓣盔状,背部有具短柄的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2/3以下连合成鞘;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部有环状花盘,花柱细,先端2浅裂。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种子圆形,棕黑色或黑色,密被白色短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图见《云南植物志》.第3卷.270页.图版75.图10~1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1650m的山谷溪边林下或林下阴湿处。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化学性质

参考“远志”条。

药性

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②《广西中草药》:“甘、平。”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

主治:虚弱虚肿,肝炎,腰腿酸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草药》:“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 脱垂,产妇虚弱。根:祛风,去湿,止痛。” ③《新华本草纲要》:“用于产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黄疸,肾炎水肿, 下垂,白带,血崩,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磨水,搽。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江西《中草药学》:“治贫血:黄花大远志(即黄花倒水莲)、土党参、鸡血藤各30g。水煎服。” ②江西《中草药学》:“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江西《中草药学》:“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大远志10~15g,或鲜叶60~150g。水煎服。” ②《广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黄花倒水莲鲜叶,捣烂敷患处。” ③《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病后体虚,劳损性腰腿痛,跌打损伤:黄花倒水莲干根10~15g。水煎服。”

参考文章黄花倒水莲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泰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花倒水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泰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90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