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芋儿七


药材名称:芋儿七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狮儿七、尸儿七(《陕西中药名录》)。

基源:为百合科延龄草属植物延龄草的根状茎。延龄草属全世界约30种;我国约3种,均供药用。

原植物: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n Maxim.,又名头顶一棵珠(湖北),入河(纳西族语)。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丛生粗短的根状茎上,高15~50cm。叶菱状圆形或菱形,长6~15cm,宽5~15cm,近无柄。花梗长1~4cm;外轮花被片卵状披针形,绿色,长1.5~2.0cm,宽5~9mm,内轮花被片白色,少有淡紫色,卵状披针形,长1.5~2.2cm,宽4~10mm;花柱长4~5mm;花药长3~4mm,短于花丝或与花丝等长,顶端有稍突出的药隔;子房圆锥状卵形,长7~9mm,宽5~7mm。浆果圆球形,直径1.5~1.8cm,黑紫色,有多数种子。花期4~6月,果期7~8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5卷.99页.图版3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200m的林下。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湖北、四川、云南、 。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挖,剪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药材主产于陕西。

鉴别:根茎圆柱形,肉质肥厚,直径1~2cm,表面暗褐色,无明显环节,上端有棕色膜质鳞片及残留的茎基,下方具凹陷的根痕。根多数,细柱状,表面有环状横纹。

加工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薯芋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芋皂甙(Methyldioscin)[1]及脱皮甾醇(Ecdysterone)[2]。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75;23(5):1158。[2] Chem Pharm Bull 1969;17(2):340(CA 1969;70:112340h)。

药理

①降压作用 煎剂及醇提物对麻醉猫及兔均有急性降压作用。经十二指肠或ip给药,大部分猫于1~2g/kg剂量时即出现显著性降压,对大鼠DOCA型实验性高血压似有预防作用,初步分析其降压原理可能为抑制脑血管运动中枢。 ②镇痛作用 醇提物给小鼠ig(1~2g/kg),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剂量增加效力反而减弱。 ③其它作用 小鼠ip醇提物,较大耐受量为0.3g/kg,ig为9.0g/kg;大鼠每天ig1.0g/kg或3.0g/kg,1mo后对肝肾功能无影响,3mo后心、脑、肺、肝、肾亦无特殊损害。1:5000的醇提物,使离体猫心和兔心的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冠脉流量亦减少,对在体蛙心亦有相似结果(10g/kg,淋巴囊注射)。

参考文献

武汉医学院学报1963;(1):5。

药性

性味:甘、辛,温。 ①《陕西中草药》:“甘、微辛,温。” ②《神农架中草药》:“甘、淡,平。”

功效:祛风,疏肝,活血,止血。

主治:高血压,头昏头痛,跌打骨折,腰腿疼痛,外伤出血。 ①《陕西中草药》:“止血,镇痛,生肌,除风湿,消肿毒。治外伤出血,各种腰痛,劳伤,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祛风,发散带补。” ③《神农架中草药》:“祛风疏肝,止血生肌。”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镇静止痛,止血,解毒。治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跌打损伤,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g;研末冲服,3g。外用:研末撒,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陕西中草药》:“反枇杷芋、金背枇杷叶及猪油。”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骨折:尸儿七10g,铁棒锤3g,见血飞根皮10g,地仙桃6g,苎麻根及头发炭各少许。共捣烂备用,以头发炭平铺在伤处,上盖纸,纸上涂抹已捣好的药,药上再盖1层纸,然后以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单方应用:①《神农架中草药》:“治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头痛;头顶一颗珠3~5棵。水煎服或研末同鸡蛋,白糖炖服。” ②《神农架中草药》:“治刀伤出血,局部溃烂:头顶一颗珠,研末外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昊磊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芋儿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昊磊;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83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