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angang
我国古代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冶锻而成的钢,又称团钢。南朝炼丹家陶弘景(452~536)记述说:“钢铁是杂炼生作刀镰者”。这里生指生铁,指熟铁。当时灌钢已被用来制作刀镰之类,说明它已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产量已颇可观。北齐綦母怀文也是灌钢的实践者。他“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这里的“宿铁”含义与上述“杂炼生”基本相同。西晋张协《七命》说:“楚之阳剑,欧冶所营,……乃乃铄,万辟千灌”。“辟”可释为层叠,“灌”可能指灌注。宋沈括《梦溪笔谈》对灌钢技术作了较全面的记述:“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明代灌钢技术进一步提高。方以智《物理小识》、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记述。与宋代不同点有二,其一是改泥封为涂泥草履覆盖,使生铁在还原气氛下逐渐熔化;其二是将熟铁制成薄片,渗淋生铁时可增加接触面积,使熟铁加快增碳成钢。
苏钢,亦称芜钢,是灌钢技术的发展。明朝时苏州、芜湖是苏钢生产的中心,后来传播到湖南、四川等地。苏钢在制作时改善了生、熟铁的接触条件,使两者均处于运动状态,由人工控制,以保证质量。
用生铁作为增碳剂,以提高锄、镈等农具的刃口硬度,则被称为“生铁淋口”或“淋钢”、“擦渗”。这种技术我国现代仍有应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灌钢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