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地瓜藤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概况异名:地石榴(《滇南本草》),霜坡虎(《广西中草药》),铺地蜈蚣(《四川中药志》),牛托鼻、地枇杷(《湖南药物志》),野地瓜藤(《贵州中草药》),遍地金(《云南中草药》)。
基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地瓜的茎叶。
原植物:地瓜藤Ficus tikoua Bur.
形态:落叶匍匐木质藤木,有乳汁;茎棕褐色,节略膨大,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托叶2,圆锥形;叶倒卵状椭圆形,长2~7cm,宽1.5~4cm,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有疏浅波状锯齿,上面被短刺毛,下面延脉被短毛;基生脉3出。侧脉3~6对。榕果具短梗,成对或簇生于无叶的老枝上,常埋于土内,球形至卵球形,直径1~2cm,成熟时深红色;基生苞片3;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雄花生在榕果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枚;雌花生于另一榕果内。雌蕊由2个心皮结合而成,子房球形。花柱2枚。花期4~5月,果期7~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96页.图99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路边、草坡或石缝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西。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9~10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苦,寒。 ①《贵州民间药物》:“凉。” ②《四川中药志》:“寒,苦。” ③《云南中草药》:“苦,涩、凉。”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主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叶,包疮毒。” ②《天宝本草》:“治红白痢症。”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可去风湿麻木,治筋骨疼痛,活血生血,消肿去毒,利尿解热,民间用为跌打损伤止痛药。” ④《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消湿热黄肿。通月闭,止白带;治痔疮出血及牙龈肿痛。” ⑤《湖南药物志》:“清肺,解毒,利尿消肿。治水肿,腹水。” ⑥《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治地瓜疮(多生于耳朵周围,形似地瓜果)。 ⑦《广西中草药》:“健脾利湿,清肺止咳。治小儿消化不良,湿热黄疸,风热咳嗽,风湿骨痛。” ⑧《云南中草药》:“收敛止痢。治痢疾,腹痛,瘰疬,毒蛇咬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湖北中草药志》:“治痢疾,跌打损伤,水肿:地枇杷嫩叶尖30g,仙鹤草、蒲公英各15g。水煎服。” ②《重庆草药》:“治痢疾:地瓜藤(鲜)120g,炒焦,黄糖炙,煎水服。” ③《湖南药物志》:“治咳嗽吐血,阴虚发热:地瓜茎15~24g,水煎服。” ④《湖南药物志》:“治无名肿毒,汤火伤:地瓜藤捣烂,麻油调搽患处。” 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地瓜疮:地瓜藤,生用60g,捣烂,敷于疮上,留头,随干随换。若已溃烂者,并以棉花树根皮,焙干为细末,撒于疮口上。”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地枇杷150g,水煎去渣,浓缩至300ml,每次10ml,每日3次。” ⑦《湖北中草药志》:“治慢性支气管炎:地枇杷、蜂蜜各30g,用炼蜜制成小蜜丸,日服3次,每次服6g。” ⑧《湖北中草药志》:“治乳腺炎:地枇杷适量,捣烂,敷患处。” ⑨《湖北中草药志》:“治风湿筋骨疼痛,瘰疬,便血:地枇杷15~30g,水煎服,或泡酒服。” ⑩《湖北中草药志》:“治脓疱疮:地枇杷60~90g,水煎服,连服3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向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地瓜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向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