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牛口涎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牛涎(《千金方》)。
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涎。
原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rnelin。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余项参见“牛肉”条。
药性主治:噎膈,反胃,呕吐。 ①《本草拾遗》:“主反胃。” ②《纲目》:“吮小儿,治客忤。灌20ml,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150ml,治喉闭口噤。”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蜂蜜、木鳖子,治噎膈反胃。 ②配二陈汤,治噎膈。
单方应用:①《千金方》:“治疣目:牛口中涎,数涂自落。” ②《补缺肘后方》:“治目睛损伤:牛涎,日2点,避风。”
食疗:①《集成方》:“治噎膈反胃: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 ②《动物脏器食疗验方》:“治急性胃炎呕吐:牛涎、猪胆汁、蜂蜜各30ml。将牛涎、猪胆汁和蜂蜜混合均匀,武火炖开。1次饮下,日1~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锦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牛口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锦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