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蚕豆茎


药材名称:蚕豆茎

名称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蚕豆梗(《上海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蚕豆的茎。

原植物:蚕豆Vicia faba L.

余项参见“蚕豆”条。

化学性质

含山柰酚(Kaempferol)、对羟基苯甲酸、延胡索酸(Fu r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1]、D-甘油酸[2]。

参考文献

[1] CA 1958;52:12092i。[2] Nature 1959;184(4689):819。

药性

功效:止血,止泻。

主治:各种内出血,水泻,烫伤。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水泻,外用治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烧灰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各种内出血。蚕豆梗焙干研末。每日9g,分3次吞服。”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水泻:蚕豆梗30g,水煎服。” ③《新编秘方验方汇海》:“治产后腹痛:蚕豆梗150g,水煎加甜酒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振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蚕豆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振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67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