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狐胆
名称出处:《本草图经》
概况基源:为犬科狐属动物狐的胆。
原动物:狐Vulpes vulpes Linnaeus
余项参见“狐肉”条。
生药采集:全年猎捕,但多在冬季捕捉,捕后杀死,剖腹取出胆囊,阴干。
化学性质胆汁含胆酸、去氧胆酸。
参考文献我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435。
药性性味:甘、苦,寒。
功效:泻肝胆火,辟邪症。
主治:癫痫,心气痛,疟疾。 ①《纲目》:“辟邪症,解酒毒。” ②《陆川本草》:“泻胆火,治癫痫。” ③《四川中药志》:“风干研细,兑开水服,治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3g;或入丸剂。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狐胆丸(《圣惠方》)治疟,寒热发作无时: 15g,朱砂15g,麝香0.3g,阿魏0.3g,狐胆1枚,黄丹0.3g,绿豆面0.3g。上药,都细研令匀,五月用棕子尖,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及发前,以冷醋汤下2丸,忌食热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烨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狐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烨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