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毛鸡


药材名称:红毛鸡

名称出处:《广西中药志》

概况

异名:茅笼中鸟、绿结鸡(《陆川本草》),毛鸡、落谷(《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等除去内脏、羽毛后的全体。

原动物: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Stephens),又名黄蜂、大毛鸡。小鸦鹃Centropus toulou(Gmelin)

形态:体长约52cm。嘴黑色,上嘴尖端向下弯曲,口裂及于眼下。虹膜赤红色。鼻孔近嘴缘。头、颈、上背及胸部均呈金属紫蓝色;肩、翼和肩间部概栗红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的先端略沾褐色;全身余部纯黑,尾羽有金属绿色反光。脚、趾、爪均黑色,趾4,2趾向前,2趾向后,后爪较后趾为长,且形状几乎平直。

生境与分布:平时栖于草地、矮树或灌丛间,常在有荫蔽的地上驰走。主食昆虫及蜥蜴。田鼠、鸟卵等。分布于浙江南部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一般在夏、秋季捕捉。设置罗网,仿其鸣声以诱捕,捕得后分置笼中,以免互殴致死。亦有以 射杀或诱套捕捉者。捕后加工先剖腹,以正中切开头、嘴,摘去内脏,用布或纸片抹净血迹,以竹条两根将腹部撑平,腹腔向下,在小火上慢慢炕干,取出,除去竹条,将脚与尾轻轻缚在一起,免其断落。经加工的红毛鸡,去毛后浸制的酒,称“毛鸡酒”,为两广名产。

药性

性味:①广西中药志》:“甘,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温。”

功效:调经,补血。

主治:妇科用以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适量。外用:浸酒涂敷。

使用注意:《广西中药志》:“阳盛及血燥者忌用。”

临床应用

食疗:《贵州中草药名录》:“治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跌打、风湿疼痛:红毛鸡1只,去内脏、羽毛后,全体水煮服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毛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629.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