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背三七茎叶


药材名称:白背三七茎叶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

概况

基源:为菊科三七草属植物白背三七的茎叶。

原植物: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L.)DC.(Gynura ovalis DC.;Senecio divaricata L.),又名白番苋(《浙南本草新编》)。

余项参见“白背三七”条。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甘、淡,寒。有小毒。 ①《云南中草药》:“咸、辛,寒,有毒。” ②《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淡、微涩,平。”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寒,有小毒。” ④《浙江药用植物志》:“淡、微苦,温。”

功效:清热解毒,舒筋活血,凉血止血。

主治:目赤肿痛,乳痈,支气管炎,百日咳,风湿痹痛,骨折,外伤出血,痈肿疮疖。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止血,祛瘀,消炎。” ③《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全草活血通经,祛风消肿。治疔疮肿毒,乳腺炎,跌打损伤,瘀积肿痛等症;并对急性扭挫伤有显效;又治支气管炎,外伤出血,烫火伤,刀伤。” ④《中药大辞典》:“清热,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风湿痛,骨折,创伤出血,痈肿疮疖。”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全草:清热解毒,舒筋接骨,凉血止血。治支气管肺炎,小儿高热,百日咳,目赤肿痛,风湿关节痛,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云南中草药》:“治水火烫伤:白背三七鲜叶,捣烂,加适量白糖,拌成糊状敷患处。” ②《云南中草药》:“治骨折,外伤出血:白背三七茎叶,研末撒敷患处。另用白背三七根适量,泡酒服。” ③《云南中草药选》:“治疮疖痈肿:白背三七的叶研末敷。”

食疗:①《云南中草药》:“治百日咳:白背三七茎6~9g,加红糖,煮鸡蛋食。”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风湿痛:白背三七的叶9~15g,加适量糖煮鸡蛋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易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背三七茎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易;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449.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