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壁钱


药材名称:壁钱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蛸(《诗经》),长踦(《尔雅》),踦子(《刘子新论》),壁镜、壁虫(《纲目》),壁蟢(《外科全生集》)。

基源:为壁钱科壁钱属动物华南壁钱、北国壁钱的全虫。

原动物:华南壁钱Uroctea compactilis L.Koch和北国壁钱Uroctea lesserti Schenkel

历史:壁钱首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曰:“壁钱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贴墙壁间,北人呼为壁茧。”李时珍曰:“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亦时脱壳,其膜色光白如茧。”综上所述,与当今之壁钱吻合。

形态:华南壁钱,体扁平,全体密生细毛。头胸部的横径长过直径。头的背面有4个单眼,分为两列。胸甲广阔,心脏形,腹部亦似心脏形。体灰褐色,背面有一圈不规则的浅黄颜色斑纹。头胸部浅棕色。有4对长脚,颜色较头部略浅。腹部灰黑色。(图见《我国动物药》.图85)

生境与分布:华南壁钱生活在老住宅的墙壁、屋角、门背等地方。网圆形如铜钱大,卵囊白膜状,白天多在卵囊上守护,夜间活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北国壁钱 体长8~11mm,全体深褐色,雌虫大于雄虫。头胸部短于腹部,深褐色,略呈肾形,宽度大于长度。腹部颜色较深,略呈五角形,长度大于宽度,其上有7个黄白色圆形斑点,土名七星蜘蛛。步足深褐色,粗健。(图见《我国动物药》.图86)。结巢于屋角、窗角或墙壁,呈圆形,如硬币故名。此为产卵及隐避之所。白天匿于巢中,夜间外出,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省区。

生药

采集:四季捕捉,捕后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炒干。

药性

性味:咸,平。 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②《医林纂要》:“酸、咸,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咸、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喉痹,牙疳,鼻衄,痔疮下血,金疮出血。 ①《本草拾遗》:“主鼻衄及金疮、下血不止。捺取虫汁点疮上及鼻中。亦疗外野鸡病(痔疮)下血。” ②《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吐逆。敷瘘疮。” ③《纲目》:“治大人小儿急疳,牙蚀腐臭。以壁钱同人中白等份烧研贴之。又主喉痹。” ④《医林纂要》:“治小儿急惊,捣之和白汤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牙龈溃疡,鼻衄,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研末敷或吹喉。用量1~3个。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纲目》:“治喉痹、乳蛾:壁钱7个(内要活壁钱2枚),拈作一处,白矾2g,化开,以壁钱入矾中,烧存性,出火毒,研末吹喉,忌热肉硬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牙龈溃疡:壁钱1个,青黛、冰片、人指甲各1.5g,研细粉末,吹喉。” ③《吉林中草药》:“治白喉,扁桃体炎,牙疳,口舌腐烂:壁钱1个,青黛015g,冰片0.15g,人指甲0.15g。共研细,吹喉。”

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鼻衄:壁钱煅存性,研末。以棉花蘸塞鼻孔。” ②《泉州本草》:“治诸疮出血:壁钱煅存性,合冰片少许,研末敷伤口。”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扁桃体炎:壁钱10个(焙干)研末,吹喉。” ④江苏中医杂志 1984;(5):“治走马牙疳:壁钱、人中白各10g,烧存性,酌加冰片,共研细末,外擦患处,1日4~5次。” ⑤江苏中医杂志 1984(5):“治出血:壁钱1枚,捣烂取汁,涂患处。血即止。” ⑥《我国动物药》:“治扁桃体炎:壁钱10个,焙干研粉,吹喉。”

参考文章含有壁钱幕的处方中医中药含有壁钱的处方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荟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壁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荟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43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