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川乌头
名称出处:侯宁极《药谱》
概况异名:乌头(《本经》),川乌(《金匮要略》)。
基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栽培乌头的主根(母根)。乌头属全世界约3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165种,常见于东北和西南,其中可供药用的近50种。
原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又名草乌(野生品)、鹅儿花、铁花(四川)。
历史:乌头合如鸟之喙者,名曰“鸟喙。”从古代已明确附子、草乌与乌头之间的关系,如陶弘景曰:“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乌头四月采。”至宋杨天惠《彭明附子记》已知当时已有较大量栽培。至李时珍则叙述更详:“初种为乌头,象鸟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出彭明者即附子之母,今谓之川乌头,……”,“……此即野生于它处者,俗谓之草乌头”。这种应用情况一直沿用至今,即:栽培作附子者来源是乌头,其母根为川乌头,其野生者为草乌。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两个连生,栽培品的侧根(子根)通常肥大,倒卵圆形至倒卵形,直径可达5cm。茎直立。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圆形,革质,宽5~12cm或更宽,掌状三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二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上部再三浅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上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总状花序狭长,花序轴上被贴伏反曲的柔毛;花青紫色,盔瓣盔形,长1.5~1.8cm,宽约2cm,侧瓣近圆形,外披短毛;蜜叶1对,紧贴盔瓣下,无毛,有长爪,距长1~2.5cm;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蓇葖长圆形,长约2cm,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彩图7)
生境与分布:栽培于平地肥沃沙质壤土中。主要栽培在四川江油、彰明一带,现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生药栽培:宜温和湿润气候。适于深厚、疏松、肥沃而湿润的腐殖质壤土栽培,忌连作、水涝。用块根繁殖。四川产区在12月上、中旬挖收乌头时,选择小块根作种栽,边选边栽。栽前用50%退菌特2.5kg加尿素0.5kg兑水250kg浸种3小时捞出后栽种,行株距各17~13cm,穴栽。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苗高13~17cm时进行修根,留下母根两侧块根(附子),修后培土追肥。5月上旬第2次修根,削去茎基上新生的小块根。栽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掌握适时浇水与排水。结合修根追施腐熟堆肥或厩肥、饼肥。为防止植株徒长,于苗高50cm时摘除顶尖,一般每株留叶6~8片,并随时除去腋芽,以免徒耗养分。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灌病穴与植株;叶斑病、霜霉病,可用1∶1∶100波尔多液喷射。虫害蛀心虫、银纹夜蛾、黄颈芫菁等,用90%晶体敌百虫600~800倍液喷杀;蚜虫、叶蝉,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射。
采集:6月下旬(夏至)至7日初(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茎叶,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药材主产于四川江油、彰明、平武、绵阳和陕西城固、南郑。
鉴别
性状:以子根加工的川乌呈圆锥形,长2~5cm,直径1.5~2.5cm,上部较粗,下部渐尖;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有微细的皱纹,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锥形瘤状突起的小支根,匀称“钉角”,侧边留有自母根摘离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灰色,粉质,横切面可见多角形的形成层纹;气微,味辛辣而麻舌。母根来源的川乌呈瘦长圆锥形,长3~7.5cm,直径1.5~3cm,顶端常残留粗大的短段残茎;表面灰棕色,具粗纵皱纹,余与子根相似。以个匀,肥满,坚实、无空心者为佳。
显微 母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类长方形、方形或长椭圆形,胞腔较大;内皮层不甚明显。韧皮部散有筛管群;内侧偶见纤维束。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侧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形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粉末:灰黄颜色,气微,味辛辣,麻舌。 ①淀粉粒极多,单粒球形、长圆形或肾形,直径3~11μm,脐点少数呈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15分粒组成。 ②石细胞较少,近无色或淡黄绿色,呈类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或一边斜尖,直径49~117μm,长113~280μm,壁厚4~13μm,壁厚者层纹明显,纹孔较稀疏。 ③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或深棕色,形大,完整者表面观呈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直径38~130μm,垂周壁稍厚,有的横向壁细波状弯曲,纵向壁具纹孔呈断续状,有的壁瘤状增厚突入于细胞腔;断面观呈类长方形,壁稍弯曲,有不规则波状或瘤状增厚;有的后生皮层细胞和皮层细胞具菲薄的分隔。 ④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9~70μm,导管分子末端较平截或短尖,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有的导管分子粗短拐曲或纵横连接,具缘纹孔较密而呈五或六角形,也有纹孔口延长成网状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可见。另可见残存茎基中的纤维。(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7)
理化:①川乌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2g,加10%,碳酸钠湿润,加苯冷浸过夜,滤取苯液,用2%盐酸提出生物碱,加浓氨水碱化,再用乙醚提取,取乙醚液点于碱性氧化铝板上,以乙醚、石油醚(10.1)为展开剂,展距16cm,用碘蒸气熏,斑点呈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2-1)。 ②川乌与同属植物根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2g,加适量浓氨水湿润,放置1小时,加氯仿振摇,氯仿提取液用适量1mol/L硫酸溶液提取,提取液加氨水碱化并加食盐饱和,再加5ml氯仿提取,提取液点于氧化铝板上,以氯仿-甲醇(98.6.1.4)为展开剂,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2-1)。 2)取样品粉末适量,按上述1)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以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为对照。(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2-2)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生川乌和制川乌。 ①生川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捞出,干燥。 ②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置锅内,煮4~6小时或置蒸笼内蒸6~8小时,至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此外,尚有甘草制,蜜制,醋制,黑豆制,豆腐制,甘草、白矾制,甘草、皂角制,甘草、银花制,生姜、黑醋制,生姜、豆腐制,甘草、醋制,甘草、黑豆制,黑豆、白矾制,甘草、黑豆、生姜制,生姜、皂角、甘草制,黑豆、甘草、生姜、白矾制,生姜、甘草、皂角、麻黄、桂枝制。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生品专库保管。
化学性质含多种生物碱,有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o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Chuanwu base A,Isotalatizidine)、川乌碱乙(Chuanwu base B,Karakoline)、尼奥灵(新乌头碱、Neoline)、宋果灵(Songorine)、附子灵(Fuziline,15α-Hydroxyneoline)、北乌碱(Beiwutine)、单乙酰塔拉胺(Monoacetyltalatisamine)、乌头生布碱A、B(Senbu-sine A、B)[1]、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2]、异翠雀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原碱(Benzoylmesaconitine)、脂乌头碱(Lipoaconitine)、脂次乌头碱(Lipohypaconitine)、脂中乌头碱(Lipomesaconitine)、脂去氧乌头碱(Lipodeoxyaconitine)[4]、柯楠碱(Coryneine)[5]、惰碱(Ignavine)、禾布碱(Hokbusine)A.B杰沙乌头碱(Jesaconitine)[6,7]。
此外还分到4种乌头聚糖A,B,C,D(AconitanA,B,C,D)[8,9]。
参考文献[1] 药学学报 1985;20:71 。[2] 药学学报 1982;17:792 。[3] 中草药 1982;13:481 。[4] 药学杂志(日) 1984;104:848 。[5] Planta Med 1979;35:150 。[6] J Nat prod 1983;46:178 。[7] CA 1984;101:60184b 。[8] Planta Med 1985;(2):160 。[9] Carbohydrate Res 1986;147:160。
药理①镇痛及对神经的作用 中医谓乌头“温经、止痛”。用电 小鼠尾巴,证明乌头碱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东莨菪碱可增强之[1],乌头在中药麻醉复方中,其镇痛作用可与洋金花协同,并能拮抗洋金花引起的心率加快及口干[2]。中乌头碱也有镇痛作用[3]。乌头碱的镇痛为中枢性的,部位主要在脊髓以上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同时与中枢阿片系统也有关系[4]。乌头碱可抑制呼吸中枢,小剂量(0.06-0.08mg/kgiv于麻醉兔)使呼吸变慢,通气量下降,大剂量(0.33~0.35mg/kg)则使呼吸深度抑制,通气量显著下降[5]。乌头碱对局部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瘙痒、烧灼感,继以麻痹、知觉丧失[6],小鼠ig冷浸剂有镇静作用,并能降低体温[7]。另外日本学者还报告,在寒冷情况下,附子冷浸液和水煎剂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鸡和大鼠的体温下降,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8]。乌头碱能破坏大鼠电防御性-运动爬杆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亦受轻度破坏,脑各部位氨含量均急剧下降,以微量注入家兔第四脑室,可引起麻醉现象。我国乌头煎剂能提高家免电痉挛阈,但不能防止大鼠较大电休克发作[9]。中乌头碱,一次乌头碱也有轻度镇痛、镇静作用。以上所述镇痛等作用,由于镇痛指数低(11.8,而 为142),并无实际价值。 乌头碱能抑制兴奋在神经干的传导,高浓度使神经干完全丧失兴奋和传导能力[10],在膈肌-膈神经或颈上神经节-瞬膜标本上,乌头碱能使 神经引起的肌收缩产生增强后抑制,此种后抑制可被Ca++所拮抗,并分析认为其作用部位在突触前膜上[11]。这些研究结果可解释乌头碱的镇痛(抑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可能与镇痛有部分关系)、急性中毒时发生惊厥,“牙关紧闭”等骨骼肌强直症状的原因。 ②抗炎作用 中医用川乌治风寒湿痹的关节疼痛,可能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实验证明ig sc或附子水煎剂能明显抑制甲醛或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12,13]。生附子的甲醇提取物能抑制蛋清引起的小鼠腹腔血管渗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引起的踝关节肿[14],并认为其抗炎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但也有报告日本产附子的不含生物碱的水提取物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8]。其抗炎作用的机制有不同看法:有认为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12],但也有认为无关者[13],还有人认为附子本身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15]。 ③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中医用附子于“回阳救逆”,因此现代医学曾对其“强心作用”作了很多研究[8],由于用粗制剂对离体心脏进行研究,有认为与Ca++有关[16],也有认为与Ca++无关[17];有报告为生物碱的水解产物、或云为非生物碱部分等等日本学者曾提出一种生物碱甙,名为Yokonoside。曾一度认为是附子的强心成分,不久又被否定,而为另一微量成分,即消旋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此成分在我国产乌头中并未找到,但很快合成,并加以研究,证明为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部分激动剂,并对α1受体有阻断作用[18,19]。药理效应与异丙肾上腺素类似,可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或某些休克的情况下。由于生药中并未发现此成分(或含量极微),且对心血管的作用与生药也不完全相同[20],因此很难认为它是乌头中的强心成分。粗制剂附子注射液iv,可使 心输出量、冠脉、脑及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20]。给猫iv水煎剂后冠脉和股动脉血流量也明显增加[21],对血压的影响,有报告iv后有短暂的降压[21],也有报告先降后升者[22]。附子能增加心肌氧耗量[20]。但也有报告水提物能改善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可能与冠脉血流量增加有关[23],上述作用即使有益,也因生药中含剧毒的乌头碱,而限制了其实际价值。乌头碱水解后毒性明显降低,此时是否还具有有益的生理活性;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24]。结果显示,乌头碱在不引起心律失常的剂量下,对心率、血压、左室压及LVdp/dt x均无明显影响。其水解产物乌头原碱(Aconine)给麻醉猫iv(小鼠LD50的1/50~1/20剂量)就明显降低血压,左心室压及LVdp/dt x,并无强心作用,其它水解产物与此类似,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将各种乌头碱类成分除尽。
乌头碱对心脏有剧毒。其作用主要是使心肌细胞Na+快通道开放,加速Na+内流,对其它离子的影响很小,促使细胞去极化,加速起搏点自律性,缩短不应期[25],在整体中毒时还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参与。它是研究心律失常常用的工具药,并无治疗用途。在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强度方面,北草乌头碱[26]>中乌头碱>乌头碱=乙酰乌头碱>次乌头碱[26]。各种乌头碱iv引起整体动物心电图的改变,基本相似:开始产生窦性心律减慢,继之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之后心停。乌头碱类有增强肾上腺素、强心甙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都能对抗氯化钙引起的T波倒置[26]。这在治疗乌头类中毒时有重要实际意义。
毒性:乌头毒性极强。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等不同,毒性差别较大。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可损失80%以上。不同地区附片毒性测定可相差8倍之多。其总生物碱含量与其毒性强度间无平行关系,而与乙酰基及羟基的多少有较大关系。疲劳、出血、饥饿的动物毒性可减弱,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者易中毒。中毒剂量:川乌5~15g,附子25~100g,乌头碱po0.2mg。中毒症状:口舌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唇四肢及全身发绀,脉搏缓慢,呼吸抑制,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体温下降,心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窦性心律伴以多源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9]。动物实验证明,熟附片中毒时心电图改变与乌头碱相似,大量阿托品对熟附片中毒之兔、豚鼠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动物死亡[27],对乌头碱中毒量引起动物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时,氯化钙的对抗作用优于阿托品;对呼吸抑制,特别是大量乌头碱引起的严重呼吸抑制,氯化钙的改善作用,也优于阿托品;氯化钙还能增加乌头碱对小鼠的LD50,故Ca++与乌头碱之间可能有种竞争性对抗关系。当然Ca++本身对心脏的毒性也是比较大的。合用阿托品与氯化钙在对乌头碱中毒解救上,似无协同作用[5],在离体心脏上,氯化钙和阿托品也能对抗乌头碱的心律失常[28],临床上用大量阿托品,抢救乌头碱中毒,也有一定效果[29]。干姜、甘草与熟附片同煮,可使后者毒性大为降低,并能降低动物的死亡率或延长死亡时间,此外金银花、绿豆,犀角在初步试验中亦有解毒作用,乌头碱在离体心房所引起的纤维颤动,普鲁卡因、抗组胺药、奎宁丁及心得安等均能抑制之[9]。
参考文献[1] 生理学报 1958;22:98 。[2] 新医药研究 1972;(5):35 。[3] Eur J Phar col 1984;101:29,1985;108:19 。[4] 我国药理学报 1988;9(6):481 。[5] 我国药理学报 1983;4(2):110 。[6] Phar col Ther 1965;515 。[7] 药学杂志(日) 1979;99:252 。[8] 药学学报 1983;18(5):394 。[9]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29 。[10] 生理学报 1980;32:135 。[11] 我国药理学报 1986;7(1):23 。[12] 药学学报 1966;13:101 。[13] 药学学报 1966;13:572 。[14] J Phar cobio-Dyn 1980;3:514 。[15]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1(3):57 。[16] 药学学报 1966;13:195 。[17] 学术资料 1974;(3):8 。[18] 药学学报 1982;17(9):641 。[19] 我国药理学报 1986;7(3):208。[20] 我国药理报 1980;1(1):34 。[21] 药学学报 1966;13:250 。[22]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2;(1):13 。[23] 中医杂志 1980;(9):67 。[24] 药学学报 1984;19(9):641 。[25] Pflueger’s Arch gesamte physiol Menschen 1967 396(4):328 。[26] 我国药理学报 1981;2(3):173 。[27] 药学学报 1966;13:350 。[28] Cir Res 1978;42(4):467 。[29] 中华内科杂志 1962;10(7):450。
药性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①《医学启源》:“大辛,气热。”《主治秘要》云:辛、甘热。 ②《东医宝鉴》:“辛、甘,大热。有大毒。” ③《医家心法》:“辛,温。大毒。” ④《长沙药解》:“辛、苦,温。” ⑤《中草药学》:“辛,温。有大毒。”
归经:入肝、肾、脾经。 ①《要药分剂》:“入脾、命门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厥阴、少阴经。” ③《中草药学》:“入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麻木,手足拘挛,胃寒腹痛,大骨节病,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阴疽肿毒。 ①《珍珠囊》:“去寒湿风痹,血痹。” ②《汤液本草》:“补命门不足,肝风虚。” ③《王氏究原方》:“性轻疏,温脾去风。” ④《纲目》:“助阳退阴,功同附子而稍缓。”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忌服;生品内服宜慎。 ①《本草经集注》:“莽草为之使。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蔹、白及。恶藜芦。” ②《药性论》:“远志为使。忌豉汁。” ③《中草药学》:“反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仁,瓜蒌;畏犀角。”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草乌,治寒湿风痹,关节冷痛,阴疽。 ②配干姜,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因大汗,大吐,大泻所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亡阳虚脱症。 ③配黄芪,治阳虚而表不固,汗出不止者。 ④配党参,治大出血而致的亡阳者。 ⑤配麻黄,治痹症关节痛。 ⑥配五灵脂,治痹症关节痛。 ⑥腰膝疼痛,四肢麻木。 ⑦配赤石脂,治风寒痹痛。 ⑧配香附,治跌打肿痛。 ⑨配全蝎,治小儿慢惊抽搐,涎壅厥逆,顽固性的风寒湿痹,症情较重者。 ⑩配桂枝、威灵仙,治风寒湿痹,酸痛麻木。 ⑾配桑白皮,治阴水肿满。 ⑿配栀子,治湿热寒郁,心腹冷痛,疝气。 ⒀配姜黄、羊踯躅,为外科 ,用于整骨手术。 ⒁配细辛、茶叶,治头风疼痛,偏头痛。 ⒂配秦艽、千年健,治风湿性周身骨节疼痛。 ⒃配附子、干姜、椒目,治寒痰内盛之胸背彻痛。 ⒄配桂枝、威灵仙、五灵脂,治跌打损伤,剧烈疼痛。 ⒅配草乌、生南星、蟾酥,为散剂外敷,用于体表局部手术麻醉止痛。
方选和验方: ①乌术丸(《普济方》)治风寒湿痹,挛痛不能步握:五灵脂、川乌(炖去皮、脐)、苍术(薄切酒浸、干)各60g,自然铜(烧熟)30g。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温酒下,渐加丸数,服至病除。” ②乌术丸(《圣济总录》)治腹中雷鸣,脐下疠撮疼痛;苍术(东流水浸10日,去黑皮,切片,焙)250g,乌头(米泔浸3日,逐日换泔,炮裂,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90g,蜀椒(口开者烧砖令红,以醋泼砖,安椒、盖出汁,取红用)90g,青盐(研)30g。捣罗4味为末,与盐拌匀,炼蜜和丸,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食前盐酒下。 ③乌头汤(《金匮要略》)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麻黄、芍药、黄芪各90g,甘草(炙)90g,川乌(细切)5枚,以蜜60g,煎取30g,即出乌头。上5味细切4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140ml,不知,尽服之。 ④神验乌龙丹(《梅师集验方》)治瘫缓风,手足疭,口眼㖞斜,语言蹇涩,步履不正:川乌头(去皮脐)、五灵脂各150g。上为末,入龙脑、麝香,研令细匀,滴水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先以生姜汁研化,暖酒调服之,1日2服,空腹晚食前服。 ⑤通关散(《箧中秘宝方》)治口眼㖞斜:生乌头1青矾各等份。为末,每用0.4g,搐入鼻内,取涕吐涎。 ⑥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炮)0.3g,赤石脂14g,干姜1分,附子7g,蜀椒14g。上5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1丸,日3丸,不知,稍加服。 ⑦大乌头煎(《金匮要略》)治寒疝绕脐痛苦,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乌头(熬去皮)大者5枚,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内蜜60g,煎令水气尽,取400ml。强人服140ml,弱人服100ml,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⑧乌头桂枝汤(《金匮要略》)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乌头,以蜜1000g,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100ml解之,令得200ml,初服40ml,不知,即服60ml,又不知,复加至100,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⑨退阴散(《博济方》)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息沉细,头痛腰重:川乌头(炮)、干姜各15g。上2味同为粗散,炒令转色,放冷,再捣细末,每服3g,水200ml,盐6g,煎100ml,去滓,温服。 ⑩七枣散(《苏沈良方》)治脾寒疟疾:川乌头大者1个(炮良久,移一处再炮,凡7处炮满,去皮脐),为细末,作1服。用大枣7个,生姜10片,葱白21cm,水200ml,同煎至150ml。疾发前,先食枣次温服。 ⑾乌附膏(《活幼心书》)治理囟门陷:绵川乌(生用)、绵附子(生用)各15g,雄黄6g。上研为末,用生葱和根叶细切烂杵,入前药末同煎,空心作成膏,贴陷处。 ⑿乌头丸(《圣惠方》)治牙痛:川乌头(生用)0.3g,附子(生用)0.3g。捣罗为末,用面糊和丸,如小豆大。以绵裹1丸,于痛处咬之,以瘥为度。 ⒀三仙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肾经虚寒,元气虚损,神衰力怯,目暗耳聋:川乌(生去皮,锉碎,用盐15g同炒黄颜色,去盐)30g,苍术(米泔浸1夜,刮去皮,切碎,取葱60g同炒黄颜色,去葱)60g,炒茴香90g。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 ⒁三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真气不足,元阳虚,寒邪攻冲,腰背酸痛,肢节烦痛,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浊;及中风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证,厥逆脉微:川乌、附子、天雄各等份。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15片,水煎温服。 ⒂大红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扑损伤折,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体痛倦:煨川乌718g,何首乌,天南星,芍药、骨碎补(姜制)各500g,土当归、牛膝(酒浸)各313g,细辛249g,赤小豆2升,煅自然铜124g,青桑皮(醋碎)2500g。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0丸,温酒或醋汤送下。损在上者食后服;损在下者空腹服;伤重者不拘时服。 ⒃川附丸(《医学入门》)治气痹:川乌、附子、官桂、川椒、菖蒲、甘草各30g,骨碎补、天麻,白术各15g。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日3次。 ⒄川膝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肝肾虚,为风寒湿毒所中,流注腿膝,历节疼痛,如锥刀割刺,不可名状:大乌头(捶破,以纸袋盛,用乌豆300g同蒸1日,取出去豆不用,去皮尖)10个,牛膝60g。为细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40丸,用无灰酒300ml,木瓜1个切片,入瓶中煨烂为度,用此酒送药,不拘时服。 ⒅止痛麻药(《疡医大全》)用于疡科局部麻醉:川乌、草乌、生半夏、生天南星、草茇、胡椒各15g,蟾酥4.5g。为末,用鱼胶烊化,入药拌匀阴干,用时水磨涂于肉上。 ⒆乌头丸(《卫生宝鉴》)治五风痈病:川乌头、草乌头、天仙子、五灵脂各60g,黑豆30g。研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7丸,温汤下。 ⒇乌头丸(《备急千金要方》)治男女寒冷腹内积聚,厥逆抢心,胸闷痹痛,吐下不止,及妇人产后羸瘦:乌头15枚,吴茱萸、川椒、桂心、干姜各75g,人参、白术、川芎、细辛、前胡各36g,白薇、芍药、紫菀、皂荚各6g,干地黄45g。研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酒下。1日3次。 (21)乌头丸(《外台秘要》)治痛与冷气痛:乌头、附子、赤石脂各90g,川椒,桂心、干姜各60g。研,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6丸,温酒下。 (22)乌头丸(《太平圣惠方》) 1)治顽麻风:川乌头250g(用黑豆90g煮烂切片晒干),天麻、羌活、防风,肉桂、黄芪、当归各60g。研末,用生姜汁180g,蜜360g,和药,揽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g丸,食前,温酒下。 2)治饮食不消,结为癥病:川乌头、京三棱、芫花、巴豆霜、硼砂、消石、大黄、青皮各15g。黄研末,以酒200ml,醋400ml相和,慢火煎如饴,加丁香、木香、朱砂各0.3g,肉豆蔻15g,研末与前药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早晚用生姜、橘皮汤送下。 (23)乌头丸(《普济本事方》)治肾脏风上攻下疰,生疮癣:川乌头60g,草乌头30g(2味以黑豆250g煮烂去皮脐),地龙、天麻、白附子各15g。研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盐酒汤下。 (24)中满分消汤(《兰室秘藏》)治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阴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虚中满,腹中寒,心下痞等:川乌、泽泻、黄连、人参、青皮、当归、生姜、麻黄、柴胡、干姜、荜澄茄各0.6g,益智仁、半夏、茯苓、木香、升麻各0.9g,黄芪、吴茱萸、厚朴、草豆蔻仁、黄柏各1.5g。为粗末,水煎,食前热服。 (25)玉霜丸(《太平圣惠方》)治元阳虚损,白浊,梦遗,脐下冷痛,阳痿无子,渐致瘦弱,变为肾劳,耳鸣眼花,腰膝酸痛,夜多盗汗;妇人宫冷,月水不调,赤白带漏,久不生育,而生黯,肌肉干黄:大川乌(用蚌粉250g同炒候裂为度)、川楝子(麦冬炒)各240g,破故纸、巴戟各120g,茴香180g。研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温酒或盐汤下。 (26)玉襮肚(《卫生宝鉴》)治阴毒伤寒:川乌头、高良姜、细辛、干姜、肉桂、天仙子、牡蛎粉、胡椒各等份。研末,醋糊调涂脐下。 (27)夺命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疔疮:乌头尖,附子底、全蝎尾、雄黄各3g,蜈蚣1对,硇砂、粉霜、轻粉、乳香、麝香各1.5g,信石7.5g,冰片少许。研为散,拈入疮内。 (28)备急膏(《太平圣惠方》)治中风口噤不开:川乌头(烧灰)15g,腻粉、冰片各0.3g。研末,以黄牛胆汁调成膏,每服3g,温酒调下,掰开口灌之,续以豆淋酒投之。 (29)大圣散(《博济方》)治脾元冷滑不止,腹痛疠刺:生川乌120g,益智仁90g,干姜、青皮、茴香各60g。研为散,每服3g,加盐6g,水煎服。 (30)乌头当归汤(《千金翼方》)治虚劳损伤胸满痛,挛急短气,面黄失色,头眩心烦,梦寤失精;寒气肢节疼及两腋,不得喘息,牵痛,逆害饮食:乌头、独活,川椒,芍药、人参、白术各6g,厚朴12g,桂心15g,麦门冬、细辛各3g,吴茱萸3g,当归、生姜、甘草各6g。水煎服。 (31)乌头赤散(《备急千金要方》)治天行疫气:乌头45g,皂荚15g,雄黄、细辛、桔梗、大黄各30g。研为散,每服0.6g,清酒调下。 (32)乌头栀子汤(《医宗金鉴》)治小儿疝证,平素过食厚味,湿热之气下行,流入囊中,复为风寒所束,时囊纵红肿,常常刺痛:乌头、栀子(炒)。加姜汁,水煎服。 (33)乌头散(《太平圣惠方》) 1)治阴毒伤寒,四肢厥冷,脉沉细,心腹胀满,腹中绞痛,咽喉不利,遍身疼痛:炮川乌头30g,白术、赤芍药各0.9g,麻黄、桂心、枳壳、当归、川椒、干姜各15g。研为散,每服15g,加生姜,水煎服。 2)治风寒伤于腰脚,冷痹疼痛:生川乌头0.9g。研为散,以醋调敷痛处。3)治风齿疼痛:炮川乌15g,独活30g,郁李白根皮120g。研为散,每服15g,以酒200ml浸1宿,煎五七沸,去渣,热含,冷吐之。4)治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身体疼痛,针灸诸药不能住:炮川乌头大者10枚,桂枝60g。研为散,每服6g,加生姜,水煎服。 (34)乌头煎丸(《苏沈良方》)治风毒气攻眼,久成内外障,痛楚、胬肉赤脉等:小黑豆60g,川乌头30g,青皮15g。药研末,水浸1宿,缓火煎成膏),甘菊花30g,牛膝、枸杞子、川芎、荆芥,羌活、地龙、白蒺藜、当归、薄荷各15g。同研末与前3药膏和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茶、酒任下。蜜汤亦可。 (35)乌连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脉痔,下血不止:黄连、乌头(炮,去皮尖)各等份。为粗末,每服6g,水煎,空腹服。 (36)乌灵丸(《卫生宝鉴》)治久患风虚麻痛,行步艰难:炮川乌30g,五灵脂60g。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渐加至50丸,温酒送下。 (37)乌荆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缓纵,手足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眉目瞤动,头昏脑闷,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节疼痛,皮肤瘙痒,抓成疮疡;妇人血风,浑身痛痒,头疼眼晕,及肠风脏毒,下血不止:炮川乌(去皮脐)30g,荆芥穗60g。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酒或热水送下,日3~4次。 (38)羌乌散(《杂病源流犀烛》)治风寒引起眉棱骨痛:川乌(旁便浸,炒)3g,酒黄芩、甘草(炙)、细辛、羌活各1.5g。为末,分2次,食后茶送下。 (39)《临床验方集锦》:“治面神经麻痹:川乌15g,肉桂10g,荆芥20g,白芥子30g,防风20g,细辛15g,麻油500ml,黄丹250g。将麻油置锅内烧开后,加入前6味药炸至焦枯,去渣,再加入黄丹,用桑条棍旋转搅拌至起浓烟,烟将尽时,油变调成黑色膏状,软硬适度即可。用时将患侧皮肤用盐水洗,再将膏贴上,每5~8天更换1次。” (40)《临床验方集锦》:“治颈椎综合症:川乌6g,草乌6g,白花蛇6g,虎骨6g,石南藤9g,木瓜9g,海风藤9g,五加皮15g,杜仲炭9g,当归15g,西红花9g,川牛膝9g,乳香9g,没药9g,甘草9g,白酒100ml,红糖500g。上药混合浸泡10天,取滤液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6ml(相当于生药6g),温水送服。” (41)《临床验方集锦》(续二):“治腰痛,痹症、鸡爪风: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麻黄10g,木瓜15g,五加皮15g,黄芪15g,细辛3g。水煎服,日1剂;暑热时发病者将川乌、草乌、麻黄减为6g,舌红有热象者,加生地15g,黄柏10g,便秘、苔黄腻者加大黄6g,枳壳10g,云苓12g;麻木者加鸡血藤30g;久病为虚者加杜仲15g,桑寄生15g。” (42)《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风湿痹,四肢拘挛疼痛;川乌6g,威灵仙9g,草乌4.5g,地龙6g。水煎服。” (43)阿魏化痞膏(《中医验方选》(内科))治腹内痞块:生川乌、生草乌、三棱、莪术、当归、巴豆、大黄、穿山甲、红大戟、生半夏、穿山甲、红大戟、生半夏、穿山甲、红大戟、生半夏、桃仁、赤药、青皮、礞石(研)、郁金各12g,用芝麻油500g,置锅内熬沸,将上药入油锅炸枯,滤去渣,加火再熬,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210g,用棍搅匀,继续熬至烟尽时,再加阿魏细面15g,搅匀,即成药膏。按痞块的大小裁取涂布2个,将药膏摊在布上撒麝香少许于药膏上,即成。将药膏贴在患处,2周换1次,贴膏药后有的患者大便下血,或鼻孔出血,有的患者没有反应。 (44)麝香圆(《中医验方汇选》(内科))治四肢流走痹痛,关节浮肿疼痛:生川乌3个,生全蝎21个,黑豆6g,生地龙15g,麝香0.15g。将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研极细面,然后加入麝香共研均匀,糯米糊转为丸,如绿豆大。每服7~9丸,夜卧时空腹温酒送下,每服3日停1至2日,微出冷汗为佳。 (45)山东医药 1984;(3):“治痹症:威灵仙30g,桃仁9g,制川乌头30~90g(先煎),五加皮15g,海桐皮15g,五灵脂9g,土茯苓30g,秦艽20g,石菖蒲9g,白芍30g,木香9g,松节9g,甘草9g。水煎服,日1剂。” (46)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5):“治硬皮病:制、川、草乌各9g,桂枝9g,羌、独活各4.5g,秦艽6g,炒防风6g,汉防己9g,伸筋草12g,连翘12g,桑寄生9g,川牛膝9g,玄参9g。加减:雷诺氏症明显者减玄参,加附子、丹参、泽兰、漏芦;肌肉关节酸痛麻者加泽兰、丹参、白薇、贯众;咳嗽加麻黄、前胡、桔梗;尿蛋白阳性者加白术,黑料豆玉米须,米会根;肝脏损害者加黄芩,香附,丹皮。” (47)骨痹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6;(3))治骨痹及骨刺:生草乌、生川乌(均先煎)各10g,全蝎(研吞)3g,葛根、木瓜各15g,白芍20g,鸡血藤40g。水煎服。 (48)二乌白附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6;(3))治寒湿顽痹:生草乌、生川乌、生白附(均先煎)、独活各10g,钻地风,川牛膝、生地各15g,防己、黄芪、当归各30g。水煎服。 (49)乌头汤(湖北中医杂志 1988;(5))治痹证:制川草乌各10~15g(先煎30分钟),麻黄6~15g(先煎30分钟),芍药、黄芪各15g,炙甘草9g,蜂蜜10ml(药汁融化)。加减:寒湿痹选加桂枝、川芎、干姜各9g,白芥子12g,木瓜30g;风湿痹选加羌、独活各9g,防风10g,苍术、萆薢、路路通各9g;湿热痹选加木防己12g,木瓜40~60g,地龙、丹皮各9g,黄芩12g,黄柏15g,苍术、木通各9g;病在上肢加桑枝30g,秦艽15g;病在下肢加寄生、牛膝各15g;顽痹日久加全虫9g,蜈蚣1条,乌梢蛇8g;肝肾亏虚加杜仲、川断、枸杞各12g,狗脊15g,巴戟天10g。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川乌头60g(去皮切碎,以大豆同炒,候豆汁出即住),干蝎(微炒)15g。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酽醋1中盏,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酒下7丸。” ②《圣惠方》:“治风腰脚冷痹疼痛:川乌头0.9g,去皮脐,生用。上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于故帛上敷之,须臾痛止。” ③《婴孩宝书》:“治小儿慢惊,搐搦涎壅厥逆:川乌头(生,去皮脐)30g,全蝎(去尾)10个。分作3服。水600ml,姜7片煎服。” ④《圣惠方》:“治久赤白痢及泻水:川乌头2枚,1枚豆煮,1枚生用为末。上以黑豆半合,入水同煮,黑豆熟为度,与豆同研烂,丸如绿豆大。每服,以黄连汤下5丸。” ⑤《经验方》:“治年久头痛:川乌头、天南星等份。为末,葱汁调涂太阳穴。” ⑥《百一选方》:“治头风:大川乌,天南星等份。上为细末,每服1.5g,水250ml,白梅1个,生姜5片,煎至5分服。” ⑦《僧深集方》:“治痈疽肿毒:川乌头(炒),黄柏(炒)各30g。为末,唾调涂之,留头,干则以米泔润之。” ⑧《古今录验》:“治痈攻肿,若有息肉突出者:乌头5枚,以苦酒600ml渍3日,洗之,日夜三、四度。” ⑨《圣惠方》:“治久生疥癣:川乌头(生用)7枚,捣碎,以水750ml,煎至250ml,去滓,温温洗之。” ⑩《我国民间实用医方》:“治耳鸣耳痒:生乌头乘湿削如枣核大,塞耳,日换数次。可持续治疗3~5日。” ⑾中草药新医杂志1962;(10):“用于体表排脓手术的局部麻醉:乌头(根叶均可)适量,捣烂外敷或用鲜品榨汁涂布。”
医药家论述①张元素《医学启源》:“川乌,疗风痹半身不遂,引经药也。《主治秘诀)云,其用有六:除寒一也;去心下坚痞二也;温养脏腑三也;治诸风四也;破聚滞气五也;感寒腹痛六也。” ②黄元御《长沙药解》:“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风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有良功。制同附子,蜜煎取汁用。”大率亦与附子略同,其有异者,亦元不可条疏而件比之也。夫附子曰主风寒咳逆邪气,乌头曰中风恶风,洗洗出汗,咳逆邪气。明明一偏于寒,一偏于风,一则沉著而回浮越之阳,一则轻疏而散已溃之阳,于此见附子沉,乌头浮矣。附子曰除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者,乌头曰除寒湿痹,一主治踒躄,一主治痹,是筋因寒而收引,阳气柔则能养筋,又何患其不伸。寒湿痹是气因邪而阻闭,阳气强则能逐邪,又何患其不开,于此见附子柔,乌头刚矣。夫惟其沉方能柔、惟其散则为刚,沉而柔者无处不可到,无间不可入,散而刚者无秘不可开,无结不可解。故附子曰破癥坚积聚血瘕,乌头曰破积聚寒热,于此可见其一兼入血,一则止及气分矣。又《金匮要略》大乌头煎治寒疝,只用乌头一味,篇中论脉甚详,尤在泾释之尤妙,曰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恶寒者,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紧则不欲食,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上阳与胃阳并衰,外寒与内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阳反不治而下伏,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此用乌头之脉也。此外,用乌头之法,犹有二证。一则曰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者,乌头汤。一则曰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炙刺诸药不治者,抵当乌头桂枝汤。乌头汤,比于麻黄,抵当乌头桂枝汤,比于桂枝,可知乌头为治阳痹阴逆之要剂矣。” ③张寿颐:“乌头主治,温经散寒,虽与附子大略近似,而温中之力,较为不如。且长为祛除外风寒之响导者。散外邪,是其本性。洁古谓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东垣谓除寒湿,行经、散风邪,固皆以泄散为其专职;而洁古又谓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痞坚,感寒腹痛;东垣又谓破诸积冷毒,则仍与附子同功耳。石顽谓治风为响导,主中风恶风,风寒湿痹,肩髀痛不可俛仰,又谓治阴疽外不溃者,及溃久疮寒,恶肉不敛者,并宜少加通血脉。按疡患固间有寒湿交凝,顽肿不退,亦不成溃、及溃久气血虚寒、悠久不敛之症,温经活血,且其阳和,则肿久溃久之症,方能相应,用乌头者,取其发泄之余气,善入经络,力能疏通痼阴冱寒,确是妙药,但非真是寒湿者,不可妄用耳。石顽又谓小儿慢惊搐搦,涎壅厥逆,生川乌、全蝎,加生姜煎服效,则慢惊固是虚寒,而此能温经以逐寒涎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义柯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川乌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义柯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