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对叶散花
名称出处:《湖南植物志》
概况异名:糯米条子(《全国中草药汇编》),猪婆子藤,小鱼辣树(《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忍冬科荚莲属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根。荚蒾属全世界约200种,我国约74种。
原植物:宜昌荚蒾Viburnum ichangense(Hemsl.)Rehd.(Viburnum erosum Thunb.;Viburnum erosum Thunb.var.ichangense Hemsl.)
形态落叶灌木,高2~4m。幼枝密被星状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对外鳞片。叶卵状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三角状尖锐细锯齿,上面疏生粗糙的星状毛,下面较密;叶柄短,被淡黄颜色长柔毛,基部有钻形托叶2枚。聚伞花序顶生,具5条分枝,直径2.5~4cm;花萼短筒状,具5齿,外面密被星状毛,宿存;花冠5裂,裂片辐射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上,略突出于花冠之外;子房下位,密被柔毛,花柱短,柱头尖,3裂。核果卵形,红棕色,疏被星状毛。花期5月。果期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18页.图605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分布华东及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及贵州。
生药采集:茎、叶生长旺盛时采收;根全年可采。晒干,叶常鲜用。
贮藏:茎、根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涩,平。 《湖南药物志》:“平,涩。”
功效:清热,祛风,除湿,止痒。
主治:口腔炎,风湿痹痛,湿疹,脚丫湿痒。 ①《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祛湿止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祛风,除湿,止痒。治口腔炎,风湿痹痛,脚丫湿痒。” ③《浙江药用植物志》:“治口腔炎,风湿痹痛,湿疹,脚癣,钩蚴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汁搽、含漱或研末吹入口腔。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湖南药物志》:“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莲9g,木防己24g,豨莶草15g,摇竹消9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脚丫湿痒:宜昌荚叶捣汁,搽患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口腔炎:宜昌荚蒾鲜叶适量,加淘米水,捣烂取汁。洗口腔,1日3~4次。另以金银花、茵陈各等量,焙干研粉,吹入口腔,1日2~4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致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对叶散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致;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