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东北桤木


药材名称:东北桤木

名称出处:《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概况

异名:东北赤杨(黑龙江)。

基源: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和树皮。桤木属全世界约40种,我国约7种。

原植物:东北桤木Alnus ndshurica(Call.)Hand.-Mazz.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色,光滑;小枝紫褐色,无毛,有条棱和皮孔;芽披针形,无柄或几无柄,有3~6个芽鳞。叶柄长5~20mm,无毛;叶片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两面均近无毛或仅幼时有短柔毛,边缘有不规则密而细的锯齿,侧脉7~13对。果序长圆形或近球形,长1~2cm,通常3~5个排成总状,生于短枝的顶端;果序柄细,长1~2cm;无毛;果苞片3~4mm;翅果长卵形,长约2mm,膜质翅与果近等宽,稀较狭。(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86页.图77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地或水流边。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朝鲜和原苏联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含二十七烷、脂肪醇类、羽扇豆烯酮(Lupenone)、粘霉烯醇(Glutin-5-en-3-o1)、α-和β香树脂醇混合物、β-谷甾醇及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参考文献

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206。

药性

性味:苦、涩,凉。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主治:《长白山植物药志》:“腹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和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东北桤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和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41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