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叶藤


药材名称:白叶藤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蜈蚣草、篱尾蛇(广西),红藤仔、淋汁藤、飞杨藤(广东)。

基源:为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的全株。白叶藤属全世界约12种,我国约2种。

原植物:白叶藤Cryptolepis sinensis(L.our.)Merr.(Pergularia sinensis L.our.),又名蜈蚣草、篱尾蛇(广西)。

形态:柔弱木质藤本,具乳汁。小枝通常红褐色,直径约1mm,无毛。叶长圆形,长1.5~6cm,宽0.8~2.5cm,两端圆形,顶端具小尖头,无毛,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侧脉纤细,每边5~9条;叶柄长5~7mm。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比叶为长;花蕾长圆形,顶端尾状渐尖;花萼裂片卵圆形,长约1mm,花萼内面基部有10个腺体;花冠淡黄颜色,花冠筒圆筒状,长约5m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或线形,比花冠筒长2倍,向右覆盖;副花冠裂片卵圆形,生于花冠筒内面;花粉器匙形,粘于柱头上;心皮离生,无毛,花柱短,柱头宽圆锥状。蓇葖长披针形或圆柱状,长达12.5cm,直径6~8mm,种子长圆形,长约1cm,宽约2cm,棕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9月,果期6月~翌年2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63页.图4879)

生境与分布:生于丘陵山地灌丛中。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化学性质

含强心甙成分白叶藤甙(Cryptalepisin)[1]。还有醋酸钠、原儿茶酸钠、白叶藤碱(Buchananine)[2,3]。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83。[2] 中草药通讯1979;10(2):34。[3] phytochemistry 1978;17(11);2047。

药性

性味:微苦、辛,凉。有小毒。 ①《南湖公园园林中草药植物名录》:“微苦、辛,凉。有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凉。有小毒。”

功效:清热止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肺结核咯血,肺热咳血,胃出血,跌打损伤,刀伤,疥疮,溃疡肿毒,毒蛇咬伤。 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强壮补益,凉血败毒,通乳,治蛇伤,跌打,刀伤,疮疥。” ②《南湖公园园林中草药植物名录》:“散瘀消肿。” ③《我国高等植物图鉴》:“治毒蛇咬伤,跌打刀伤,疮疥,肺结核,咳血,胃出血。”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治肺结核咯血,肺热咯血,胃出血,毒蛇咬伤,疮毒溃疡。” 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用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结核咯血,肺热咳血,胃出血:白叶藤250g捣烂,冲蜜糖适量,取汁内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毒蛇咬伤,疮毒溃疡:鲜白叶藤9~15g。捣汁冲酒服。并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参考文章含有白叶藤的处方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学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叶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学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40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