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椿皮
名称出处:《我国药典》
概况异名:樗白皮(《药性论》),樗皮(《日华子本草》),具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
基源: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臭椿属全世界约10种,我国有5种。
原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 (Mill.)Swingle
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树皮平滑,有直的浅裂纹,嫩枝赤褐色,被疏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90cm;小叶13~25枚,揉搓后有臭味,具柄,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5cm,基部斜截形,顶端渐尖,全缘,仅在近基部通常有1~2对粗锯齿,齿顶端下面有1腺体。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白色带绿;雄花有雄蕊10枚;子房5心皮,柱头5裂。翅果矩圆状椭圆形,长3~5cm。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61页.图2852)
生境与分布:能耐旱耐碱,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性质根皮含苦味质成分,Mersosin、鞣质、赭朴吩(Phlobaphene),根及树干含苦木苦素(Quassin)[1];树皮含脂肪油(软脂酸、硬脂酸及油酸的甘油酯)、臭椿双内酯(Shinjudilactone)、丁香酸、香草酸、壬二酸、β-谷甾醇及D-甘露醇[2]、臭椿酮(Ailanthone)、臭椿苦内酯(A rolide)、乙酰臭椿苦内酯(Acetyla rolide)、苦木苦素、新苦木苦素(Neoquassin)、蜡醇(Cerylalcohol)、甾醇、臭椿苦素(Ailanthin)、鞣质、皂甙、羟基香豆素甙[1]、二十六醇[3];木质中含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imethoxy-p-benzoquinone)、臭椿苦酮、查杷任酮(Chaparinone)、臭椿苦内酯、乙酰臭椿苦内酯、铁屎米-6-酮(Canthin-6-one)、1-甲氧基铁屎米-6-酮(1-Methoxycanthin-6-one)、3-氧化铁屎米-6-酮(Canthin-6-one-3-oxide)[3]、β-谷甾醇[4];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nn)[1]、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in)[3]维生素C[5]等。
附 种子中含油约35%[1]。 另参见“樗白皮”条。
参考文献[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8。[2] 我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5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15。[3]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1977;5(5):307。[4] 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5~1979:916。[5]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江苏科技出版社,1976:2587。
药性①《本草拾遗》:“苦。有小毒。” ②《本草衍义补遗》:“凉。” ③《本草从新》:“苦、涩,寒。” ④《我国药典》:“苦、涩,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三经。” ②《要药分剂》:“入胃、大肠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经。” ④《我国药典》:“归大肠、胃、肝经。”
功效:清湿热,涩肠,止血,燥湿,杀虫。
主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 ①《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 ②《本草衍义补遗》:“能涩血。” ③《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 ④《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 ⑤《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主下血。” ⑥朱震亨:“治赤白浊,赤白带,湿气下痢,精滑梦遗,燥下湿,去肺胃陈积之痰。” ⑦《本草再新》:“去肺胃之痰火。” ⑧《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 ⑨《我国药典》:“白带,崩漏,腹泻,久痢,便血。” ⑩《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 出血及产后出血, 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研末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使用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滞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滞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参考文章椿皮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温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椿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温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