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野豇豆
名称出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概况异名:野马豆、山豆根、山马豆、山土瓜(《全国中草药汇编》),假人参、土白参(广西),野绿豆、红参、土高丽参(江西)。
基源:为豆科豇豆属植物野豇豆的根。
原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L.)Benth.(Phaseolus vexillatus L.)
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主根圆锥形或圆柱形,肉质,外皮橙黄颜色。茎有棕色粗毛,成熟几无毛。3出复叶;顶生小叶广卵形或菱状卵形,变化较大,膜质,顶端急尖,基部近于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侧生小叶广卵形,外侧特宽,基部近截形,长4~8cm,宽2.5~4.5cm,两面有淡黄颜色贴生柔毛;小叶柄极短,有棕褐色粗毛;小苞片刚毛状;花萼钟形,萼齿狭披针形,与萼筒几等长;花冠蝶形,红色至紫褐色,长约2cm;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翼瓣顶端弯曲,一侧茎部下延成尖耳,并具爪,龙骨瓣肾形,基部也具爪;雄蕊10(9+1),2组;雌蕊线形,花柱内侧具髯毛。荚果圆柱形,长9~11cm,径约5mm,扁平,顶端有喙,有棕褐色粗毛。种子椭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9月,果期10~11月。(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635页.图66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路旁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华东、西南及湖北。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挖根,鲜用或晒干。
化学性质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1],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亚油酸、棕榈酸、单宁和无机物Ca、Mg、Fe、Mn、Zn等[2]。
参考文献[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4。[2] CA 1994;120∶319461z。
药性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平。”
功效:通经活络,消炎解毒,滋补强壮。
主治:①《全国中草药汇编》:“风火牙痛,咽喉肿痛,腮腺炎,疮疖,小儿麻疹余毒不尽,胃痛,腹胀,便秘,跌打肿痛,骨折。” ②《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身体虚弱,头昏无力,瘰疬,筋骨痛,淋巴结核,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神经衰弱,血虚头晕:野豇豆根15g,女贞子、丹参、首乌各12g,五味子6g,水煎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暑热烦渴,劳伤乏力:野豇豆根9~12g,淮山药15g,水煎服。” ③《安徽中草药》:“治神经衰弱,失眠:野豇豆根15g,天门冬、石菖蒲、栀子、酸枣仁各9g,煎眼。” ④《中草药学》:“治气血不足头晕:豆角参15g,制黄精12g,制首乌9g,锦鸡儿根15g,骨碎补9g,五味子6g。水煎服。” ⑤江西《草药手册》:“治眩晕:野豇豆根15g,制黄精12g,何首乌9g,锦鸡儿根15g,骨碎补9g,琴叶榕9g,乌药6g,盘柱南15g,五味子9g,茜草9g。水煎服。” ⑥江西《草药手册》:“治失眠:野豇豆根15g,天冬9g,侧柏子(炒)6g,栀子(炒)6g,虎刺根9g,何首乌9g,丹参15g,连钱草12g,万年青4.5g,桔皮9g,石菖蒲4.5g。水煎服。” ⑦江西《草药手册》:“治毒蛇咬伤:野豇豆根、半边莲、野百合根,捣烂外敷。”
单方应用:①《福建药物志》:“治牙痛,口腔炎,咽喉肿痛:野豇豆根10~15g,水煎服。”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毒蛇咬伤;鲜野豇豆根适量捣敷。”
食疗:①《广西本草选编》:“治瘰疬:野豇豆根60g,与瘦猪肉适量同煮食。” ②《安徽中草药》:“治乳汁不足:野豇豆60g,猪蹄1对,炖至肉烂,食肉喝汤。” ③《安徽中草药》:“治遗尿:野豇豆15g,金樱根、糯米各60g,同装入1个膀胱内,水炖熟,去药渣,食饭和膀胱,连服3个。” ④《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气虚、头晕、 下垂、脱肛;野豇豆根9~15g,炖猪骨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野豇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