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竹刻

[拼音]:zhuke

[外文]:bamboo carving

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图画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

竹材不宜长久保存,所以古代的竹刻工艺品现存较少。现知最早的竹刻是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彩漆龙纹竹勺。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有我国唐代的人物、花鸟纹留青竹刻。竹刻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美术门类则是在明代中叶。明代竹刻主要产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竹刻嘉定派的首创者是朱松邻。其子朱小松(名缨)、孙朱三松(名稚征)都善长竹刻。朱小松的代表作品有上海博物馆珍藏的“刘阮入天台图香筒”。朱三松的代表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窥简图笔筒”和圆雕残荷笔洗。此后,嘉定成为我国竹刻之乡。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金元钰所著《竹人录》共收入嘉定竹刻家就有六、七十人之多。明代另外两位竹刻名家是金陵(今南京)的濮澄和张希黄。濮澄作品的特点是不注重精雕细琢,只就竹材的天生形态,稍加凿磨,即得自然之趣。张希黄专刻留青,擅长以竹青皮层保留的多少来取得画面深浅,明暗变化,如同传统绘画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其代表作品有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珍藏的“楼阁山水笔筒”。清初至乾隆年间(1644~1795),嘉定竹刻的名家有吴之璠、封锡禄、周颢、潘西凤等人。吴之璠擅长圆雕、深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尤以被人称为“薄地阳文”的浅浮雕乃前所未有,在竹器表面虽凸起不高,但层次变化微妙,而且布局得当,突出刻画主题,余外则不施雕饰,任其光素,或稍加勾勒,作品精练而意境深远,其传世作品有“滚马图笔筒”、“牧牛图笔筒”等。封锡爵及其弟锡禄、锡璋三人皆工刻竹。封锡禄继承朱松邻的艺术风格,擅长圆雕,以新奇见胜,其代表作品有上海博物馆珍藏的竹根雕刻“罗汉”。他将罗汉困倦思伸,呵欠忽作的一刹那神态尽摄刀下。周颢是位绘画兼竹刻的名家,他的作品特点是借鉴南宗画派的绘画技法,追求笔墨趣味,用刀如用笔,山水竹石,乃其所长,轮廓皴擦,多以一刀刻就,树木枝干以钝锋一剔而成,在当时被誉为“画手所不得到者,能以寸铁写之”。传世的“松壑云泉图笔筒”是他的代表作品。潘西凤擅长浅刻、留青等技法,作品风格朴实自然,如利用挤扁了的畸形竹材制成臂搁,仅在其上镌刻铭文,不多加雕饰。有时只取埋在土里的几节竹根,稍加裁切揩磨,便制成笔筒。清代晚期,竹刻过于追求绘画的笔墨效果,雕刻技法多限于浅刻、浅浮雕。因此,圆雕、深浮雕、透雕等技法逐渐失传。当时的竹刻家大多不能自己设计画稿,必须由书画家代笔,从而使竹刻工艺逐渐衰落。

20世纪以来,我国竹刻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其中广东南雄以竹根雕刻著名,湖南邵阳、浙江黄岩、四川江安以贴黄著名。近现代竹刻名家以金绍坊(号西崖)技艺最精,尤其是他同画家金城(号北楼)合作的作品,推陈出新,出人意想,并著有《刻竹小言》,书中阐述的竹刻理论及其技法甚为精辟。此外,竹刻名家还有上海的支慈庵、徐素白,江苏常州的白士风、徐秉方、范遥青等。

我国竹刻分竹根雕刻、留青、贴黄等。竹根雕刻是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状和节疤等特点,略加雕凿,刻成人物等,或制成器物。留青是保留竹材外表的青色皮层,在皮层上雕刻花纹。贴黄是将竹材内壁约2mm的黄颜色表层,经加工后粘贴在器物上,然后进行雕刻。我国竹刻的技法主要有圆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留青、深刻、浅刻等(见雕塑工艺品)。我国竹刻在艺术上借鉴国画、书法、金石、版画等手法,融各种艺术于一体,同时配以诗词等,风格清新而雅致。竹刻的品种以日用品为主,有茶叶盒、笔筒、牙签筒、花瓶、烟具、我国象棋、国际象棋、糖果盒、相片架等。

参考书目王世襄著:《竹刻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伟晔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竹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伟晔;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09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