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葛蕈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异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角花、角菌(《四川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铺地开花(《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的全草。
原植物: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
形态: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雄株高10~30cm,雌株高5~10cm。根状茎肥厚,球形或块状,不规则分裂,黄褐色,表面具浅色的星状小突起。花茎黄褐色,生多数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鳞片,鳞片长1~2cm,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为顶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达10cm,雄花无柄;花被片4~6;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花药近聚生,无花丝;雌花序卵形至短圆形,长1.5~3cm,具极密集的雌花与倒卵形的小苞片;雌花无花被;子房具柄,花柱细长;子房椭圆形,有柄,1室,1胚珠。果为坚果。花期6~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50页.图1100)
生境与分布:寄生于林中木本植物的根上。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
生药采集:8月采收全草。
化学性质根茎和花的脂质部分中分离出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棕榈酸[1]。从葛蕈(蛇菰)还分得蛇菰宁(Balanophonin)(1)[2]、(-)-松脂酚-β-D葡萄糖甙和咖啡酸β-D-葡萄糖酯,后两者为葛蕈的抗炎活性成分[3]。还含落叶松脂醇(Lariciresinol)[4]。
参考文献[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07。[2] Chem Pharm Bull 1982;30(4):1525。[3] 生药学杂志 1983;37(4):375。[4] 中草药 1992;23(12):656。
药性性味:苦、甘,凉。 ①《纲目》:“苦、甘。” ②《纲目拾遗》:“性凉。”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寒。” ④《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甘,性寒。”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止血,凉血止痛。
主治:风热癍疹,肺热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肿痛。 ①《纲目》:“醒酒。治酒积。” ②《纲目拾遗》:“解肌热,散风火及阳明风热癍疹。” ③《湖南药物志》:“指生蛇头疔,小儿 肿,捣烂敷患处。” 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吐血,血崩及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或炖肉。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食疗:①《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咳嗽吐血:葛菌、肺筋草、鹿衔草、岩白菜、白茅根、狗地茅根各适量。炖肉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肠风下血:葛菌、老君须、棕树根各适量。水煎去药渣,取药液炖黄鳝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昱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葛蕈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昱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