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衣鱼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蟫、白鱼(《尔雅》),蛃鱼(《尔雅》郭璞注),壁鱼(《圣惠方》),蠹鱼(《尔雅翼》),铰剪虫(《陆川本草》)。
基源: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全虫。
原动物:衣鱼Lepis saccharina L.。毛衣鱼Ctenolepis villosa(Fabncius).
历史:《本草衍义》:“衣鱼,多在故书中,久不动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纸中多也。身有厚粉,手搐之则落,亦啮毳衣,用处亦少。其形稍似鱼,其尾又分二歧,世用以灭瘢痕。”
形态:体长而扁,约10mm。头小,触角为鞭状,口器退化,无复眼,而有12个小眼合成之集眼。胸部较宽阔,有气门两对,无翅,但有足3对,腹部分环节10个,有气门8对,末端有两条等长之尾毛及1条尾状毛。全体被银色细鳞。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衣箱或书箱内,性畏光,常蠹食书籍和衣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性质衣鱼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丙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牛磺酸。
参考文献Comp Biochem Physiol-Comp Pharmed Toxicd 1987;88(2):255。
药性性味:咸,温。 ①《本经》:“咸,温。” ②《药性论》:“有毒。” ③《本草品汇精要》:“咸,性温。”
归经:《本草求原》:“入小肠、膀胱、肝。”
功效:利尿,通淋,祛风,解毒。
主治:淋病,小便不利,小儿惊痫,疮疖,目翳。 ①《本经》:“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儿中风,项强背起,摩之。” ②《别录》:“疗淋,堕胎,涂疮灭瘢。” ③《纲目》:“主小儿脐风撮口,客忤天吊,风痫,口㖞,重舌,目翳,目眯,尿血,转胞,小便不通。” ④《陆川本草》:“破积,解毒。治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使用注意:①《日华子本草》:“畏芸草、莽草、莴苣。” ②《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滑石白鱼散(《金匮要略》)治小便不利:衣鱼0.6g,滑石0.6g,乱发(烧)0.6g。上3味,杵为散。饮服1g,日3服。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小儿天吊,眼目搐上,并口手掣动:衣鱼儿15枚(干者10枚,湿者5枚)。以奶汁相和,研烂,更入奶汁,同灌入口。” ②《圣惠方》“治小儿撮口发噤:衣鱼子,细研作末。每服少许,令儿吮之。” ③《千金翼方》:“治小儿重舌;衣鱼烧灰,敷舌上。”
参考文章李时珍认为衣鱼有何功用?中医中药衣鱼的功效中医中药衣鱼的饲养水产/渔业国庆节佳肴精选-雪衣鱼条如何制作?常识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开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衣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开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