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漆大姑


药材名称:漆大姑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毛漆、毛七哥(《陆川本草》),毛七公、大毛七(《南宁市药物志》),漆大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杨漆姑婆(《南方有毒植物》),藤篮果(《云南中草药》),痒树棵(《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原植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

形态:灌木,高0.5~2m,多分枝,枝密被黄颜色、扩展的长柔毛。单叶互生,叶柄极短,长1~2mm,密被黄颜色;托叶锥尖;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cm,稀达7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形,两面均被长柔毛,叶脉上密被黄毛。花单性同株,雄花成束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内,具短柄;萼片6,长圆形,顶端尖锐,外被疏柔毛,长约2mm,花药3枚。雌花无柄,通常单生,子房5室,密被柔毛,花柱短,合生成圆柱状,长约1.5mm。蒴果扁球形,顶部凹入,具5条纵棱,密被长柔毛,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6~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84页.图289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

化学性质

全草含鞣质、酚类。

参考文献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编.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233。

药性

性味:淡,涩,平。 ①《陆川本草》:“辛、涩,寒。” ②《广西中草药》:“味苦、甘、涩,性平。”

功效: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

主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 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 ②《陆川本草》:“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④《中草药学》:“治漆树过敏,水田皮炎,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烧烫伤;肠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15g。外用:鲜品捣敷或干品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药物志》:“治漆过敏,各种皮炎、湿疹:漆大姑叶、杠板归、鸭脚木各适量,水煎温洗患处。”

单方应用:①《广西中草药》:“治急性肠胃炎,痢疾,脱肛:漆大姑全株15g,水煎服。” ②《广西中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痛、牙痛:漆大姑全株15~30g,水煎服。” ③《云南中草药》:“治烧伤:漆大姑鲜叶,水煎外洗,或用根研末撒布创面。”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漆大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96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