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土半夏


药材名称:土半夏

名称出处:《 常用中草药》

概况

基源: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高原南星的块茎。天南星属全世界有150余种,我国约82种。

原植物:高原南星Arisae intermedium Blume

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2~4cm。鳞叶2~3,线状披针形,内面的长16~20cm,下部绿色,上部紫色。叶1~2,叶柄长15~30cm,下部粗1~1.5cm,绿色。叶片3全裂,裂片无柄或具短柄,中裂片卵形、菱形或椭圆形,通常长大于宽,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长(7~)9~12cm,宽3~11cm;侧裂片斜卵形或菱形,外侧较内侧宽,与中裂片近等大,侧脉脉距1~1.5cm, 脉距边缘5~8mm。花序柄短于叶柄,长10~26cm,较叶柄纤细,绿色。佛焰苞暗紫色或绿色,具绿色或白色条纹,管部宽圆柱形,长(3~)4~8cm,直径1.5~2.5cm,内面光滑,喉部边缘斜截形;檐部卵状披针形,深紫色,黄绿色或绿色,长7~16cm,宽2~6.5cm,长渐狭至具2~5cm长的尾尖。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约2cm,花疏生;雌花序长约1.5cm,花密;附属器长鞭状,长15~45cm,下部增粗成纺锤形或圆锥形,粗可达1cm,基部渐狭为柄,非截形,伸出佛焰苞后明显渐狭,暗紫色,之字形弯曲,上部线形下垂。雄花通常花药4,黄颜色,裂缝马蹄形。雌花子房倒卵形,花柱短,柱头小。花期5月( ),8~9月(云南)。(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86页.0152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600~3400m的高山草坡或铁杉林下。分布于云南、 。从印度西姆拉,经尼泊尔至印度大吉岭都有分布。

生药

采集:8~9月挖取块茎,除去泥沙,洗净,干燥。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用水浸泡,每日换水1~2次,至尝无麻辣味为度,再用生姜汁或明矾水共煮3小时,取出晒干。每土半夏10kg,用姜2.5kg或用明矾1.4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苏氨酸,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42。

药性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

主治:胃炎,胃溃疡呕吐,咳嗽痰多,孕期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睿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土半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睿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94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