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刺石榴


药材名称:刺石榴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山石榴(《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的果实和根。

原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

形态:直立灌木,高3~4m;小枝细弱,无刺或有扁而基部膨大的皮刺,幼嫩时常密被 或无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连叶柄长3~6cm;小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30mm,宽4~10m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中脉下陷,下面无毛或在中脉有疏柔毛,中脉突起;叶轴和叶柄有散生小皮刺。花单生于叶腋,无苞片;花梗长6~20mm,无毛;花直径2.5~3.5cm;萼片4,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或长尾尖;花瓣4,白色,倒三角状卵形,先端微凹;花柱离生,被长柔毛,比雄蕊短很多。果倒卵状球形或梨形,直径8~15mm,亮红色,成熟时果梗肥大,萼片直立,宿存。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37卷.377页.图版57∶7-10)

生境与分布:多生于海拔750~4000m山坡、山脚下或灌从中。分布于湖北、陕西、宁夏、青海、四川、云南、 。

生药

采集:果实秋季采摘;根全年可采。晒干。

药性

性味:苦、涩,平。 ①《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酸、涩,平。”

主治:《陕西中草药》:“止血,止痢。治吐血,衄血,崩漏,白带,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

使用注意:忌铁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妇女血崩:刺石榴、地榆。共为细末,用蝎子七煎水冲服。”

单方应用:《陕西中草药》:“治赤白痢疾:刺石榴9g。炒黄研粉,5岁以下每服0.9g,成人每服3g,每日3次,红白糖为引,开水送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铭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刺石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铭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59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