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刺藦苓草
名称出处:新医药学杂志 1973;19
概况异名:刺参(《 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细叶刺参(《 中草药》),藦苓草、水苏叶藦苓草(《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基源:为川续断科刺续断属植物刺续断的幼嫩全草。
原植物:刺续断Morina nepalensis D.Don(M.betonicoides Benth.)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长稍肉质,茎直立不分枝或2~3分枝,高20~80cm,有纵条纹。基生叶椭圆状条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20cm,宽0.5~1.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鞘状抱茎,边缘有疏硬刺毛,茎生叶对生,具叶2~4对,叶片长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小,两叶基部合生成长鞘,边缘多刺毛。花茎由基生叶旁生出,高20~50cm;假头状花序顶生,少数腋生,含花10枚以上;总苞片4~6对,坚硬,长卵形至卵圆形,边缘具多数黄颜色刺状锯齿,小苞片钟形,无柄,长达花萼1/2以上,线状披针形,顶端平截,有长短不一的齿刺;花萼筒状斜裂。边缘绿色带紫色或全紫色,长7~9mm,边缘具长柔毛及齿刺,花冠红色或紫红色,稍近左右对称,径7~8mm,被长柔毛,裂片5,先端凹陷;雄蕊4,有短花丝,偏生于花冠喉部,花柱高出雄蕊。瘦果包于膜质小总苞内,卵形,蓝褐色,被短毛,具皱纹。花期6~8月,果期7~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36页.图608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200~4000m的山坡草地。产于甘肃、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和 东部及中部。
生药采集:6~7月采收幼嫩全草。
化学性质含醇式皂甙、甙类。
参考文献新医药学杂志 1973;(9):31。
药性性味:甘,平。 ①《 常用中草药》:“温,甘、微苦。”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平(温),甘。”
功效:健胃,消肿。
主治:胃痛,疮痈肿毒。 ①《 常用中草药》:“健胃,催吐,消肿。用于胃痛等症:外用治疮痈肿痛。”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单用煎服催吐;茎叶碾末撒布,治化脓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研末撒。
使用注意:大剂量则催吐。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化脓创伤:刺藦苓草茎叶碾末,撒布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慕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刺藦苓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慕;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