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巴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老阳子(《纲目》),江子(《瑞竹堂经验方》),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我国药用植物志》)。
基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的种仁。原植物 巴豆Croton tiglium L.
历史:巴豆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图经本草》载:“木高一、二丈,叶如樱桃而厚大,初生青,后渐黄赤,至十二月叶渐凋,二月复渐生,至四月旧叶落尽,新叶齐生,即花发成穗,微黄颜色,五六月结实作房,生青,至八月熟而黄,类白豆蔻,渐渐自落即收之。一房有三瓣,一瓣有实一粒,一房共实三粒也。”《纲目》云:“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以上记述,与今用巴豆的原植物一致,《我国药典》1963年、1977年、1985年和1990年版均收载之。
形态:常绿灌木,高2~7m。树皮深灰色,平滑,幼枝绿色,被稀疏的星状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长5~13cm,宽2.5~6cm,掌状3出脉,两面被稀疏的星状毛,基部近叶柄处具2枚无柄的腺体。花雌雄同株,顶生总状花序,长8~14cm,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花细小;萼片5;雄花无退化子房;雄蕊多数,花盘腺体与萼片对生;雌花无花瓣,子房3室,密被星状毛,每室1胚珠。蒴果长圆形,长约2cm,宽1~1.5cm。种子长圆形。(图见《我国药用植物志》.第2册.图8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溪边杂木林内,通常为栽培药物。分布我国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以四川产量较大。
生药栽培:适宜于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在2月中、下旬播种。直播可按行株距3.3×2.6m开穴,穴深30cm,先施腐熟堆肥或草木灰,后将肥料与穴土混合,然后每穴下种4~5粒,再盖3~4。m细土,出苗后中耕除草2~3次,次年春季定苗,每穴留壮苗1株。育苗,按行距27cm开沟,深3~4cm,每亩用种量12~15kg,播后覆土或盖草木灰,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以株距7~10cm留苗1株,且追肥1~2次,待苗高0.7~1m时定植。种植密度同直播。栽后每年春夏两季需勤除杂草,追肥1~2次,并培土壅根。虫害有尺蠖,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晒干。药材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鉴别
性状:种子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1~1.5cm,直径6~9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一端有微凹的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一条纵直、隆起的种脊。种皮薄而脆,剥去种皮,种仁外被1层银白色薄膜,内胚乳肥厚,淡黄颜色,富油质,子叶2片,菲薄。无臭,味辛辣,有毒。以种子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 果实及种子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有气孔及厚壁性多细胞星状毛;中果皮外侧为10余列薄壁细胞,有多数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维管束周围细胞有时含草酸钙方晶或簇晶,中部有4~7列纤维状石细胞,呈带状环列,内侧有6~8列径向延长的长圆形厚壁细胞;内果皮为3~5层纤维状厚壁细胞交迭排列。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径向壁呈不规则锯齿状弯曲;其下为1列厚壁性栅状细胞,胞腔线形,外端略膨大。胚乳细胞充满糊粉粒和脂肪油,另含草酸钙簇晶。粉末:深棕色,油性重,味辛辣。 ①种皮厚壁栅状细胞紫棕色,呈细长柱形,排列紧密,稍弧状偏弯,长5~25μm,壁极厚,孔沟极细而密集,有的不明显,胞腔线形,不甚清晰,有的充满深棕色物;表面观呈多角形。 ②种皮薄壁栅状细胞淡黄颜色,呈类长方形,长63~90μm,宽9~36μm,径向壁细波状弯曲。 ③种皮表皮细胞呈多角形,直径13~27μm,有不均匀纹理,胞腔有含棕色物或颗粒状物。 ④内胚乳细胞呈类圆形,直径18~36μm,胞腔内充满糊粉粒,拟晶体及拟球体可见,并含脂肪油滴,较小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子叶细胞亦含有。(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51)
理化:取巴豆油0.1ml,用石油醚稀释至1ml,作供试液(I);另取巴豆霜2g,加石油醚5ml,浸渍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供试液(Ⅱ),点于同一硅胶G-0.6%CMC板上,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9.4206)为展开剂,以苏丹Ⅲ、甲基黄为对照。展距10cm,喷以20%硫酸溶液后,加热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04)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生巴豆和巴豆霜。 ①生巴豆 取原药材,除净杂质,浸湿后用稠米汤和稠面汤拌匀,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 ②巴豆霜 取净巴豆仁,碾烂或捣烂如泥,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巴豆油53%~57%,蛋白质约18%,其中含有巴豆毒朊素(Crotin),是一种类似蓖麻子毒蛋白的物质,为巴豆白朊和巴豆球朊的混合物。另含巴豆甙(Crotonoside)、氨基酸和酶等[1]。巴豆油黄颜色或棕黄颜色,有不适的臭气和强 气味,有毒。巴豆油为油酸(约37%)、亚油酸(约19%)、肉豆蔻酸(约7.45%)、花生酸(约1.5%)、棕榈酸(约0.9%)、硬脂酸(约0.3%)、月桂酸(约0.05%)、巴豆酸(Crotonic acid)及顺芷酸(Tigglic acid)等的甘油酯。油中尚含大戟二萜醇-12-十四烷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12-癸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12-十二烷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12-十六烧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12-α-甲基丁酸-13十二烷酸、大戟二萜醇-12-α-甲基丁酸-13-癸酸酯、大戟二萜醇-12-乙酸-13-十二烷酸酯、大戟二萜醇-12-乙酸-13-癸酸、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癸酸酯、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辛烯酸酯、大戟二萜醇-12-2甲基丁酸-13-辛烯酸酯、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癸酸酯、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十二烷酸酯、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丁酸酯、大戟二萜醇-12-丁酸-13-十二酸酯[2]。并含多种疏水性的4-去氧-4α-巴豆醇的三酯化合物[3]。
参考文献[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71。[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2。[3]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73。
药理①对消化道的作用 家兔在体小肠实验,1∶10000~1∶100000巴豆油乳剂0.2ml注入肠腔后,立即引起肠运动振幅加大,紧张性升高;肠浆膜面给药(1∶1000~1∶100000)30s后肠紧张性上升,振幅亦加大,呈现明显的兴奋作用。 ②抗菌、抗病毒及抗滤过性病毒作用 巴豆煎剂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给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白鼠sc巴豆油制剂,有预防作用。
毒性:巴豆毒素家兔sC的LD50为50~80mg/kg。巴豆油酸大白鼠ig LD50为1000mg/kg;豚鼠scLD50为600mg/kg。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参考文献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76。
药性性味:辛,热。有大毒。 ①《本经》:“辛,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 ③《医学启源》:“苦,热。” ④《医林纂要》:“辛、咸,热,毒。” ⑤《中药志》:“辛、热,有大毒。”
归经: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大肠三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效:峻下寒积,逐水消肿,豁痰利咽,杀虫,蚀疮。
主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疣痣。 ①《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 ②《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 ③《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 ④《本草拾遗》:“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 ⑤《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 ⑥《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 ⑦《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 ⑧《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㖞,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⑨《中药志》:“寒积停滞,胸腹胀痛,腹水肿胀,喉痹;外用蚀疮去腐,治疮毒,顽癣。”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治白喉,疟疾,肠梗阻。” ⑾《中草药学》:“寒积停滞,胸腹胀满急痛,腹水实肿,胸满痰壅,白喉,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5~0.3g(用巴豆霜)。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使用注意: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芫花为之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 ②《药对》:“畏芦笋、菰笋、酱豉、冷水。得火良。与牵牛相反。” ③《本草衍义补遗》:“无寒积者忌之。”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巴豆种子有大毒,内服须去油用霜(巴豆霜),以减低毒性并缓和峻泻作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杏仁,治水蛊腹满及血吸虫病晚期的腹水。 ②配胆星,治小儿痰壅喘咳。 ③配绛矾,治血吸虫病晚期腹水。 ④配黄柏、蛤粉,治一切积滞。 ⑤配大黄、干姜,治冷食积滞,腹痛便秘。 ⑥配胆南星、神曲,治小儿痰食壅滞,疳积。 ⑦配桔梗、贝母,治肺痈之咳嗽胸痛,痰多腥臭。 ⑧配牛黄、朱砂,治痰迷心窍,癫痫痴狂。 ⑨配乳香、没药、木鳖子,外用贴患处,治疮疡脓熟未溃。 ⑩配胡桃仁、大风子、水银,捣如泥膏状外擦,治疥疮。 ⑾巴豆霜配桔梗,治寒实结胸胁痞痛,大便不通。
方选和验方: ①四白散(《伤寒论》)治寒实结胸,无热症者:桔梗10g,巴豆3.5g(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贝母10g。3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1.5g,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1杯,利过不止,进冷粥1杯。 ②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治心腹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大黄30g,干姜30g,巴豆30g(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忤,用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3~4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3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③分肢散(《宣明论》)治小儿卒风,大人口眼㖞斜,风涎裹心,惊痫天吊,走马喉闭,急惊,一切风热等症:巴豆、朴硝各15g,大黄30g。先把大黄为末,后入巴豆霜、朴硝一处细研。用油贴起。每服1.5g,熟茶下,大人1.5g,小儿酌量。看虚实加减。 ④妙香丸(《大同方剂学》)治时疾伤寒,解五毒,治潮热,及小儿百病惊痫等症:巴豆(去壳心膜炒热研如粉)350枚,牛黄(研)、龙脑(研)、腻粉(研)、麝香各90g,辰砂270g,金箔(研)90片。上7味,炼黄蜡180g,入白蜜1g,同研匀为丸,每30g作30丸。可服1~3丸,如须药行速,用 一孔,冷水浸少许,服之则速 ⑤外台走马汤(《大同方剂学》)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等症:巴豆(去皮心)、杏仁(去皮尖)各2枚。上2味,取棉裹缠捶,令极碎,投热汤40ml,捻取白汁,服之当下,未下再进1服,老少量之。 ⑥九华散(《海峰验方集》)治小儿腹中有积滞,不拘食积、水积、气滞、寒凝、血滞或血瘀;又或诸种积滞兼同为患,症见胸闷、腹胀、腹痛、食少、肠鸣、便溏或便秘,或大便不畅,便中带血,日久不愈:巴豆9g,肉豆蔻霜、广木香、孩儿茶、血竭、乳香、没药各6g,冰糖15g,红糖6g。上药除冰糖、红糖加水熬化滤净,和药粉搓为丸,每丸约豌豆大,晾干,灌入宽口瓶内备用。2~3岁,每服1丸开水调化,每日服3次,空腹服;3~5岁,每服1~2丸,每日3次,空腹,开水调化服;5~7岁,每服2~3丸,每日3次,空腹,开水调化服;7~10岁,每服3~4丸,每日3次,空腹,开水调化服。 ⑦巴豆朱砂膏(江苏中医 1959;(11))治白喉:巴豆仁、朱砂等份,各研成细末,混和,每用1~1.5g,置膏药上,贴于眉间的上方(勿使药末掉入眼中)。约8~12小时,局部皮肤发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时,便可揭去膏药,擦掉药末,涂上1%龙胆紫液,以防感染。 ⑧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9):“治小儿鹅口疮:巴豆仁1g,西瓜子仁0.5g。上药共研碎出油,加少许香油调敷,揉成团状贴于印堂穴,15秒钟取下,每日1次,连用2次。” ⑨山东中医杂志 1986;(5):“治周围性面瘫:大巴豆30枚(去壳),大斑蝥3个(去足翅),鲜生姜6g(去皮)。捣为泥状,均匀摊在4×5cm大小6~8层纱布上,药膏面积2.5×2.5cm,以患侧下关穴为中心,外敷后胶布固定。3~4小时后去纱布及药膏,此时可出现水泡,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沿水泡下缘抽吸出液体,防止感染。” ⑩巴蜡丸(河南中医 1983;(3))治乳癖:巴豆(去皮取仁)120g,黄蜡120g。先将黄蜡置锅内用文火熔化,再将巴豆仁加入已熔之黄蜡液中炸之。注意始终用文火,约六、七分钟后,以巴豆仁变为深黄颜色为度,即将锅离火,滤出黄蜡溶液(此液有毒,应弃去,不可再用第二次)。再迅速将巴豆仁倒于竹筛上摊开,并不时搅动,勿使巴豆仁互相粘接,待巴豆仁上之黄蜡凝后收起备用。每次以温开水冲服5粒,应将巴豆仁囫囵吞下,千万不可咬烂。冲药之开水不可过热,否则易引起腹泻。1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⑾巴冰消瘤霜(《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海绵状血管瘤:巴豆2g,冰片5g,制草乌10g,生大黄15g,青木香15g,土鳖虫15g,威灵仙30g,红花15g,川芎10g。将各药研细和匀密封备用。用时取少量药末,用白醋和白酒(1∶2)调敷患处(小儿及皮肤过敏者药量宜少,并改用蓖麻油或桐油调敷)。每天换药1次,药末干燥时可以用上述比例的醋酒湿润。 ⑿鲫鱼膏(《疮疡证治》)治臁疮:巴豆、蓖麻子各300g,血余、乳香各15g,鲫鱼500g(去内脏)、蟾蜍5只(去内脏)、麻油2500ml。共用文火煎熬至药枯上浮,过滤,冷后再加入东丹500g,冰片15g,搅拌均匀,外敷患处。 ⒀咬头膏(《疮疡证治》)治疮疡脓已成而未溃:巴豆仁、蓖麻子、乳香、没药各等份,共捣碎如泥状,敷患处。 ⒁癫痫丸(吉林中医药 1988;(10))治癫痫:巴豆霜5g,杏仁20g,赤石脂、代赭石各50g。研末,蜜丸如小豆粒大小,成人每服3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 ⒂江西中医药 1981;(1):“治小儿惊风:巴豆霜15mg,生石膏0.5g,代赭石0.3g,朱砂0.2g。共为细末顿服。每4小时1次,连服3次。” ⒃江西中医药 1981;(1):“治乳食积滞:巴豆霜20mg,神曲1g。共为末,顿服。每日3次,连服2日。” ⒄江西中医药 1981;(1):“治小儿痰热、咳喘:巴豆霜15mg,朱砂、川贝各0.5g。顿服。每日3次,连服2日。”
单方应用:①《千金方》:“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巴豆仁30g,清酒1000ml。煮3日3夜,研,令大熟,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1丸,水下,欲吐者服2丸。” ②《海上方》:“治痞结癥瘕:巴豆肉5粒(纸裹打去油),红曲112g(炒),小麦麸皮37g(炒)。俱研为细末,总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空腹服10丸,白汤下。” ③《仁斋直指方》:“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10粒,研,入面3.7g,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5壮。气达即通。” ④《古今医鉴》:“治小儿痰喘:巴豆1粒,杵烂,绵裹塞鼻,痰即自下。” ⑤《医说》:“治寒痰气喘:青橘皮1片,展开,入刚子1个,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姜汁和酒150ml,呷服。” ⑥《经验方》:“治气痢:巴豆30g(去皮心,熬,细研)取熟猪肝和丸,空腹米饮下,量力加减服之。牛肝尤佳,或以蒸饼丸服。” ⑦《全幼心鉴》:“治小儿下痢赤白:巴豆(煨熟、去油)3g,百草霜(研末)6g,飞罗面煮和丸,黍米大,量人用之。赤用甘草汤,白用米汤,赤白用姜汤下。” ⑧《补缺肘后方》:“治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臌:巴豆90枚(去皮心)杏仁60枚(去皮尖)。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1枚,以水下为度,勿饮酒。” ⑨《普济方》.“治一切恶疮:巴豆30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雄黄、轻粉末,频涂取效。” ⑩《百一选方》:“治喉痹:白矾6g(捣碎),巴豆15g(略捶破)。同于铫器内炒,候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遇病以水调灌,或干吹入咽喉中。” ⑾《经验方》:“治耳卒聋:巴豆1粒,蜡裹, 令通透,用塞耳中。” ⑿《经验方》:“治风虫牙痛:巴豆1粒,研绵裹咬之。或 巴豆,灯上烧合烟出,熏痛处。” ⒀《秘传经验方》:“治荷钱癣疮:巴豆仁3个连油杵泥,以生绢包擦,日1~2次。” ⒁《痈疽神秘验方》:“治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巴豆去壳,炒焦,研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化。” ⒂《世医得效方》:“治夏月水泻不止:大巴豆(去壳)1粒,上以 定,灯上烧存性,研细,化蜡和作1丸,水下,食前服。” ⒃湖北中医杂志 1986;(5):“治急性重症胆管炎:巴豆,去双层外壳取仁,切成米粒的1/2~1/3大小的颗粒,不去油,温水生吞服,每次150~200mg,进院时立即口服,2小时后重给药1次,一般在12小时内可给药3~4次,次日酌情给药1~2次。” ⒄湖南中医杂志 1986;(6):“治肠梗阻:将巴豆去壳,用草纸包好,用铁锤杵碎去净油质后,用龙眼肉或荔枝肉包吞。每次用量0.5~1g。” ⒅湖南医药杂志 1979;(1):“治骨髓炎:巴豆(去壳取仁)60g猪脚1对,小孩及体弱者减半。用法:将巴豆仁用纱布包好,同猪脚置大瓦钵内,加水3000ml,炖至猪脚熟烂,浓缩至800ml,去巴豆仁和骨,不加盐,1日分2次空腹服。如未愈,每隔1周再服1剂,可连服10~20剂。” ⒆巴豆擦剂(广西中医药 1987;(6)):治疥疮:巴豆仁30g,香油5g,酸醋10rnl,将上药调成糊状,取药2~3g置于掌心,磨擦双侧膝部皮肤,直至皮肤发红、发热为止。每晚睡前1次,5~7次为1疗程。
医药家论述①王好古《汤液本草》:“巴豆,若急治为水谷道路之剂,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缓治为消坚磨积之剂,炒去烟令紫黑,研用。可以通肠,可以止泄,世所不知也。” ②李时珍《纲目》:“巴豆,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药也。盖此物不去膜则伤胃,不去心则作呕,以沉香水浸则能升能降,与大黄同用则泻人反缓,为其性相畏也。巴豆,峻用则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调中之妙。王海藏言其可以通畅,可以止泻,此发千古之秘也。一老妇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入腹则泄反甚,延余诊之,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冷积凝滞所致。王太仆所谓大寒凝内,久利溏泄,愈而复发,绵历年岁者,法当以热下之,则寒去利止。遂用蜡匮巴豆丸药五十丸与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积滞诸病,皆不泻而病愈者近百人,妙在配合得宜,药病相对耳。苟用所不当用,则犯轻用损阴之戒矣。” ③倪朱谟《本草汇言》:“巴豆,推荡脏腑,开通闭塞之药也。左氏曰,此剂味甚辛敛,气甚热烈,性甚刚猛,攻关拔固,功过牵、黄,摧滞逐实,力浮硝、戟,追逐一切有形留着,久顽不逊之疾,如留饮痰癖,死血败脓,休息结痢,寒痰哮喘,及一切生冷、鱼、面、油腻、水果、积聚、虫积,或水肿大腹、寒疝、死胎、痞结、癥瘕诸证,下咽即行。苟非气壮力强之人,不可轻用。张氏曰,如不审而妄用,耗却天真,使人津液枯竭,胸热口燥,留毒不去,他病转生,则巴豆之危害昭昭也。然而更有未尽者,此药禀火烈之气,沾人肌肉,无不灼烂,试以少许轻擦完好之肤,须臾即发一泡,必至肿烂成疮,况肠胃柔脆之质,下咽则徐徐而走,且无论下后耗损天真,而腑脏被其熏灼,能免无溃烂之患耶?凡一概汤、散、丸剂,切勿轻投,即有万不得已之急症,欲借其辛烈攻冲,开通道路之力,必须煮熟,压令油尽,入厘许即止,不得多用。” ④李中梓《本草通玄》:“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气血未衰,积邪坚固者,诚有神功,老羸衰弱之人,轻妄投之,祸不旋踵。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伤寒传里恶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世俗未明此义,往往以大黄为王道之药,以巴豆为劫霸之剂,不亦谬乎?” ⑤张璐《本经逢原》:“巴豆,能荡练五脏六腑,不特破癥瘕结聚之坚积,并可治伤寒湿疟之寒热,如仲景之治寒实结胸用白散,深得《本经》之旨。世本作温疟,当是湿疟,亥豕之谬也。其性峻利,有破血排脓,攻痰逐水之力,且随证轻重而施,生用则峻攻,熟用则温利,去油用霜,则推陈致新,随证之缓急,而施反正之治。”
参考文章含有巴豆油的处方中医中药含有巴豆壳的处方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十二)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二十)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十七)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十九)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三)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二)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八)中医中药含有巴豆的处方(四)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修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巴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修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