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茭白黑粉
名称出处:《我国的真菌》
概况异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食疗本草》),茭白、菰首、乌郁(《本草图经》),茭粑(《纲目》),茭瓜.茭耳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黑粉菌科黑粉菌属真菌茭白黑粉寄生于茭白Zizania ca duciflora(Turcz.)Hand.-Mazz内带有冬孢子粉的肿大部分。
原植物:茭白黑粉Ustilago esculenta P.Henn.
历史:《尔雅》称:出隧、蘧蔬。《别录》为下品。《本草拾遗》云:“孤首,生孤蒋草心,至秋如小儿臂,故云菰首。菰首小者,擘之内有黑灰如墨者,名乌郁,人亦食之。”“甘、冷、滑、无毒。”“去烦热,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本草图经》云:“菰根生水中,……夏日生菌堪啖。”《纲目》载:“按许氏说文菰作苽,此瓜谐声也。江南人呼菰为茭,以其根交结也。”以上皆系指本品。
形态:菌丝体寄生在茭白的嫩茎内.使嫩茎呈纺缍形膨大,内部形成黑褐色的孢子堆,狭长形至椭圆形,长可达1.2cm。孢子近球形至椭圆形,壁表具细刺,浅红褐色,5~7×8~12μm。(图见《我国药用真菌》.63页.图21)
生境与分布:生于茭白上。分布黑龙江、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
药性性味:甘,寒。 ①孟诜:“寒。” ②《本草拾遗》:“甘。”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寒-”
归经:肝,脾经。 ①《本草再新》:“肝,脾经。” ②《本草撮要》:“手、足太阴经。”
功效: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
主治:痢疾,目赤风疮,黄疸,烦热,消渴。 ①孟诜:“利五脏邪气,酒渣面赤,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②《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使用注意:脾胃虚冷,精滑便泻者不宜。 ①孟诜:“滑中,不可多食。性滑,发冷气,令人下焦寒,伤阳道;禁蜜食,发痼疾;服巴豆人不可食。” ②《本草汇言》:“脾胃虚冷、作泻者勿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精滑便泻者勿食。”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湖南药物志》:“治产后少乳,用此催乳:茭白15~30g,通草9g,猪脚煮食之。”
单方应用:《子母祕录》:“治小儿风疮久不愈:茭白烧灰,研末敷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仲灵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茭白黑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仲灵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