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黄秋葵根


药材名称:黄秋葵根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桐麻根(《贵州草药》)。

基源:为锦葵科黄葵属植物刚毛黄蜀葵的根。

原植物:刚毛黄蜀葵Abelmoschus nihot(L.)Medic.var.pungens(Roxb.)Hochr.[Hibiscus pungens Roxb.]

余项参见“黄秋葵叶”条。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性质

含糖、淀粉、蛋白质粘液质等。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2。

药性

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微甘,凉。”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苦,性寒。” ③《贵州草药》:“苦,平。” ④《云南中草药》:“苦,寒。”

功效:利水,散瘀,消肿,解毒。

主治:①《中药大辞典》:“治水肿,尿路感染。”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 ③《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淋病,无头疔,腮腺炎,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吞服,每次1.5~3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水肿:桐麻根(即黄秋葵根)、水杨柳、水灯草根各10~15g。煨水服。” ②《贵州草药》:“治腹水:桐麻根、蜂蜜各30g,煨火服。泻水后,另用槲寄生15g,煨水服,可防复发。”

单方应用:《云南中草药选》:“治尿路感染,水肿;黄秋葵根10~15g,煎服;或用干根粉,每次1.5~3g,开水吞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秋葵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48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