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大戟


药材名称:大戟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京大戟(《我国药典》),龙虎草、九头狮子草、臌胀草、红芽大戟(江苏),千层塔(江西),灯台草(吉林)。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戟的根或全草。

原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历史:本品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韩保升谓:“苗似甘遂而高大,叶有白汁,花黄,根似细苦参,皮黄,肉黄白,二月,八月采根用。”李时珍谓:“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所述即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圆锥形。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为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钝,长3~8cm,宽5~13mm,全缘,背面稍被白粉。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者具5伞梗,基部有轮生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的苞片5枚;杯状花序总苞坛形,项端4裂,腺体椭圆形,无花瓣状附属物;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种子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24页.图2977)

生境与分布:生于较阴湿的山坡林缘、路旁及草丛中。

在新疆有以准噶尔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Boiss.作为大戟入药的,准噶尔大戟与大戟的主要区别点是根呈圆柱形,外皮棕褐色。叶片为长披针,伞房花序,苞片黄颜色。蒴果卵形。

生药

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和温和湿润气候地区均可种植。用种子繁殖,于春季3~4月播种,条播或撒播,播后覆上薄土。出苗后进行松土、除草、追肥等管理。当苗高12cm以上时,可移栽出床,按株距20~25cm,行距30~35cm穴栽,深7~10cm,每穴栽苗1株。也可进行分根繁殖,移栽后注意中耕除草,适时追施腐熟粪肥或饼肥1次。当植株现蕾时,需及时摘除。

采集: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干燥。产于江苏南京、扬州、邳县等地。

鉴别

性状:大戟根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5~20cm,近根头部偶有膨大至4cm,根头常带有茎的残基及芽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直沟纹及横向皮孔,支根少而扭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棕黄颜色或类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理化:取样品粉末0.5g,加石油醚5ml,浸渍1小时,浸出液浓缩至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甲醇-氯仿(5∶10)和甲醇-氯仿(0.25.10)为展开剂,以大戟醇为对照。先后展开2次,第1次展开2cm,第2次展开10cm,先用碘蒸气熏,再用香荚兰醛浓硫酸喷雾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72)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大戟片和醋大戟。 ①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醋大戟:取大戟置锅内,用米醋和适量水,浸拌约1~2小时,用文火加热,煮至醋液被吸尽时,取出,晾至六~七成干时,切厚片,干燥。每大戟100kg。用米醋30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化学性质

含大戟甙(Euphorbin)、生物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0。

药理

大戟根乙醚提取物有致泻作用。根皮70%乙醇提取液可使动物血压轻微上升,利尿作用不明显[1]。扩张末梢血管,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2]。东北的大戟(Euphorbia sp.)鲜叶汁在试管内对金葡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3]。据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之记载,大戟与甘草配伍是禁忌的,属十八反之列,动物试验证明,小鼠ip大戟、甘草乙醇浸出液或ig煎剂,可增加大戟的毒性[4,5]。ig大戟煎剂或乙醇浸液,对大鼠实验性腹水有利尿作用;单用甘草,则利尿作用减弱[6]。

参考文献

[1] 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中文报告汇刊 1936;3:281 。[2] 医学中央志杂(日) 1966;218:561 。[3] 药学通报 1960;8(2):57 。[4] 中医杂志 1966;(1):39 。[5] 中医研究资料简报(中医研究院) 1960;(4):9 。[6] 我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药理) 1964:136。

药性

性味:苦,寒。有毒。 ①《本经》:“苦,寒。” 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辛;有大毒。” ④《安徽中草药》:“寒,苦。有小毒。” ⑤《中药大辞典》:“苦、辛,寒。有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肝。” 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③《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功效:泻水逐饮。

主治:胸肋膜炎,胸腔积液,水肿臌胀,气逆喘咳,二便不利,无名肿毒,牙痛。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坠胎孕。” ④《日华子本草》:“泻毒物,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癥瘕。” ⑤《图经本草》:“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⑥《医学启源》:“泻肺。” 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⑾《中药大辞典》:“泻水饮,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反甘草。” ②《药性论》:“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③《唐本草》:“畏菖蒲、芦草、鼠屎。” ④《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⑤《纲目》:“得枣则不损脾。” ⑥《本经逢原》:“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芫花、甘遂,治胸水,腹水,高度水肿。 ②配白芥子,治痰涎水饮停于胸腹之证。 ③配山慈菇,治伤寒,温疫,泄痢,霍乱等。 ④配白芥子、朴硝,治瘰疬,结核。 ⑤配葶苈子、大枣,治肺心病。

方选和验方: ①十枣汤(《伤寒论》)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表解里未和者;及悬饮咳唾,胸胁引痛:炒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为粗末,强人每服2g,羸人1g,以大枣10枚煮汤去滓,纳药末,平旦温服。若下,病少除者,明日更服,加1g,得快下利后,米粥自养。 ②控涎丹(《三因方》)治痰涎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钩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等症:大戟(去皮)、甘遂(去心)、白芥子各等份。上药为末,糊丸桐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下5~10丸;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妨。(现代用法: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1~3g,食后临卧,温开水送服。) ③紫金锭(《疮疡证治》)治疮疡早期:千金子(霜)30g,五倍子、山慈姑各6g,朱砂、雄黄、麝香各9g,红芽大戟45g,制成锭剂,磨涂患处。 ④大戟散(《圣济总录》)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大戟(去皮,细切,微炒)60g,炮姜15g。上2味捣罗为散,每服6g,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 ⑤《方脉正宗》:“治温疟寒热腹胀;大戟15g,柴胡、姜制半夏各10g,广皮3g,生姜3 。水400ml,煎7分服。” ⑥《本草汇言》:“治颈项腋间痈疽:大戟90g(浸酒炒,晒干),当归、于白术各60g。共为末,生半夏(姜水炒)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食后白汤下。” ⑦黑龙江中医 1984;(2):“治哮喘:甘遂2g,大戟2g,芫花2g。共研5包,令平旦空腹先以肥大枣10枚煎汤送服1包,服后如快利1次;明日更服1包;快利2次,间日更服1包;快利3次,减半量隔3日更服;治月经过多甘遂1.5g,大戟1.5g,芫花1.5g。共为细末分5包,服法同前。”

单方应用:①《活法机要》:“治水肿:枣300g,锅内入水,上有4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 ②《纲目》:“治水气肿胀:大戟30g,广木香15g。为末,五更酒服4.5g,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 ③广西中医药 1987;(4):“治狂症:红芽大戟500g(新鲜全草)。洗净,水煮,取汁300ml,顿服。如不显著,第2日续服上药250g,煎服。”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晚期血吸虫病:京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研粉。每日服1g,于早饭后1小时用开水1次吞服,连续1~2次为1疗程。总剂量4~5g。同时每日在肿大肝脾处用艾温灸30分钟和内服丹参合剂(丹参15g,马鞭草15g)以助肝脾缩小。在治疗期间必须禁忌食盐。” ⑤四川中医 1984;(5):“治鹤膝风:大戟100g,甘遂100g。共为细末,蜂蜜调敷双膝,并盖上鲜菜叶以保持敷药湿润,每天2次,敷8小时后,小便频多,天气频转,肿痛减轻。1周后,肿痛全消,并能下床,扶杖慢走。” ⑥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淋巴结结核:大戟60g,鸡蛋7个。将药和鸡蛋共放砂锅内,水煮3小时,将蛋取出,每早,去壳食鸡蛋1个。7天为1疗程。”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大戟,苦寒下泄,故能逐诸有余之水。苦辛甘寒,故散颈腋痈肿。”又“大戟,阴寒善走而下泄,洁古谓其损真气。故凡水肿不由于受湿停水,而由于脾虚,土坚则水清,土虚则水泛滥,实脾则能制水,此必然之数也,今不补脾而复用疏泄追逐之药,是重虚其虚也,宜详辨而深戒之。惟留饮、伏饮停滞中焦及元气壮实人患水湿,乃可一暂施耳。” ②张璐《本经逢原》:“大戟,性禀阴毒,峻利首推,苦寒下走肾阴,辛散上泻肺气,兼横行经脉,故《本经》专治十二水,腹满急痛等证,皆浊阴填塞所致,然惟暴胀为宜,云中风者,是指风水肤胀而言,否则传写之误耳。” ③张寿颐:“大戟,《本经》谓主十二经水腹满急痛积聚。盖谓十二之水湿积聚,以致外肿内满,而为痛耳。然苟非体充邪实者,亦不可概投。”

参考文章李时珍认为大戟有何功用?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27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